本题问题:在我国古时,农历正月初一被叫作“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____”;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____”;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____”。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开始改用公历纪年。即从1912年之后,阳历一月一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____,也就是俗称的“过年”。
本题选项:
A.三元
B.三朝
C.元朔
D.春节
正确答案:A.三元 B.三朝 C.元朔 D.春节
题目来源:暂无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题目归属:2022年01月25日 - “春节传统民俗”专项答题
拓展阅读:
在我国古时,农历正月初一被叫作“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开始改用公历纪年。即从1912年之后,阳历一月一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也就是俗称的“过年”。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
在我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我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首月首日)日期并不一致。
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一词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历法规定什么时候是元月(即正月),元旦就在那个月的第一天,如阴历“正月一日”、阳历“1月1日”等。在中国历史上,“正月一日”有许多称谓,如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春、上日、元朔等,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