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项答题/正文
2008年,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福建土楼”通过审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其中在永定的23座土楼中,____、____、____、____和侨福楼等5

 2022年02月04日  阅读 394  评论 0

摘要:问题:2008年,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福建土楼”通过审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其中在永定的23座土楼中,____、____、____、____和侨福楼等5座楼名字中带“福”字。答案:A、福裕楼B、福兴楼C、振福楼D、福庆楼。

本题问题:2008年,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福建土楼”通过审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其中在永定的23座土楼中,____、____、____、____和侨福楼等5座楼名字中带“福”字。

本题选项:

A.福裕楼

B.福兴楼

C.振福楼

D.福庆楼

正确答案:A.福裕楼 B.福兴楼 C.振福楼 D.福庆楼

题目来源:福建学习平台

出题单位:福建省委宣传部

题目归属:2022年01月30日 - “‘福’文化”专项答题

拓展阅读:

2008年,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福建土楼”通过审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其中在永定的23座土楼中,福裕楼、福兴楼、振福楼、福庆楼和侨福楼等5座楼名字中带“福”字。

福建土楼,分布于福建和广东两省,主要有龙岩市境内的永定土楼,漳州市境内的南靖土楼、华安土楼、平和土楼、诏安土楼、云霄土楼、漳浦土楼以及泉州土楼等。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

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次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由福建省永定、南靖、华安三县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组成。即永定区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及怀远楼、和贵楼、华安县大地土楼群。这些土楼或方或圆,以圆为主,如珍珠般洒落在闽西南的绿水青山间。

截至2008年,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均在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xuexi/zhuanxiang/5942.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099
  • 评论0
  • 浏览8800054
排行榜
随机推荐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