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食品的保质期越长防腐剂就越多?
本题选项:
A.真的
B.假的
正确答案:假的
出题单位:支付宝·科学辟谣
答题路径:支付宝APP - 搜索 - 医疗健康 - 每日答题得积分
答案解析:食品的保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非单一防腐剂决定。内部因素如水分、糖分、盐分含量,决定了食品如蜂蜜、泡菜等自然防腐能力。外部因素,如包装技术和生产工艺,如真空、密封、杀菌处理,使常温奶、罐头等无需防腐剂也能长期保存。牛奶的长效保质期便是得益于高温灭菌和真空包装,隔绝氧气。因此,保质期的长短与防腐剂的使用并无直接联系。
化学、生化和微生物等因素;采用适当的热处理或低温处理、调节体系的pH值、降低体系的水分活度、降低体系的氧含量、提高体系的渗透压、对食品进行适当的电磁波处理、添加适当的防腐剂
食品在贮存中,极易受微生物侵袭而腐败变质。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化学、生化和微生物等因素,其中微生物占主导作用。要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就要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1、采用适当的热处理或低温处理。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与存活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任何微生物都有其最适温度范围,高于或低于此温度,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多数细菌、酵母、霉菌的营养细胞和病毒在50~60℃10min可致死,有的更敏感,有的则相反,因此可以采用高温处理,使微生物热致死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0℃以下时,微生物体内水分冻结,生化反应无法进行而停止生长,有的甚至会死亡,故低温保藏食品也是较常用的方法。
2、调节体系的pH值。体系的pH值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影响很大,每种微生物都有其最适pH值和一定的pH范围。大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6.5-7.5,放线菌最适pH为7.5-8.0,酵母和霉菌则适于pH5.0-6.0的酸性环境。pH4.3以下,除酵母、霉菌仍有增殖外,细菌基本无繁殖能力。所以,在不影响口感的前提下,降低体系的pH值是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方法之一。
3、降低体系的水分活度。食品的腐败与食品中的水分含量有关,但腐败程度并不与水分含量成比例,而水分活度的大小更能说明食品发生腐败的问题。水分活度越大,食品内自由水含量越多,更易受微生物感染;食品中水分活度越小,食品越稳定,较少出现腐败变质的问题。所以,降低水分活度是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手段之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干制,干制后水分含量低,水分活度也小;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加糖、盐腌制,蔗糖和食盐都是亲水物质,它们极易与水结合,使自由水转变成束缚水,水分活度也随之降低。
4、降低体系的氧含量。微生物的增殖需要不同的气体环境,在有氧的环境中,霉菌、酵母和细菌都能引起食品变质,而缺氧时,引起变质的只能是酵母和细菌,高浓度CO2和N2可抑制微生物生长。所以,可采用真空包装或真空充氮包装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5、提高体系的渗透压。微生物的细胞膜属半透膜,当微生物细胞置于高渗透环境中,水将通过细胞膜从低浓度的细胞内进入细胞周围的溶液中,造成细胞脱水而引起质壁分离,使细胞不能生长甚至死亡。所以,一般采用高浓度的盐和糖来保存食物。糖的浓度通常为50-70%,盐的浓度为10-15%。
6、对食品进行适当的电磁波处理。某些波长的电磁波如X射线、微波、紫外线、放射性同位素射线等均具有杀灭微生物的能力。虽然这方面的应用还未完全展开,但在某些食品上已有了一定的应用,也是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一种方法。
7、添加适当的防腐剂。添加食品防腐剂是延缓食品变质的有效手段之一。防腐剂一般分为化学合成品和天然品,其中化学合成品又分为酸型、酯型和无机防腐剂,在实际生产上应用较多。天然品包括植物源、动物源、微生物源、矿物源防腐剂以及一些天然有机物。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