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普通人可以参与的气候行动是?
题目类型:选择题
本题选项:
A.拒绝食物浪费
B.拒绝一次性用品
C.绿色出行
D.以上全是
正确答案:以上全是
出题单位:绿色和平
答题路径:微信APP - 【碳中和问答】小程序。
答案解析:个体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参与气候行动。绿色生活的范畴包括拒绝食物浪费、拒绝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多采用公交、地铁等绿色出行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价值观的重大进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仅有经济崛起是不够的,必须伴之以先进理念的树立。从某种角度来说,绿色生活照鉴着现代社会的一种文明品质,意味着社会成员懂得自我规约、懂得尊重公共空间、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标注着我们社会的文明水平。
要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要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破旧立新,坚决摒弃奢侈浪费、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生活方式,树立绿色环保生活理念,树立新的价值观、生活观和消费观。要通过学校教育、媒体报道、制度引导、监督约束等各种方式,让绿色理念更好地融入社会主流价值观念,逐步转变落后的生活风俗习惯。只有激发出每个人的践行绿色生活的热情,以思想自觉引领行为自觉,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改变多年来的生活理念、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并不容易,关键在于坚持,在于行动。这些年来,绿色生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是,还没有完全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特别是在涉及公共空间的事情方面,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就没那么高。例如,垃圾分类作为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些地方提倡推行了很多年,成效不够明显,有的地方坚持了一段时间就半途而废了。
但是,在上海等地,通过培育市民的公共意识与垃圾分类习惯,健全法律法规和工作机制,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从中可以看出,好的理念要产生效果,关键在于落实到行动中。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是一项需要精心设计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每个人的行为息息相关,每个人的举手之劳都能为环境质量的改善做出贡献。作为普通公众,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可以更环保、更绿色、更文明。留意观察就能发现,在我们身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外出随身携带便携式餐具,不用一次性杯子和塑料袋;日常出行选择新能源车,步行或骑自行车,等等。只要大家一起行动,就会形成绿色生活的新风尚;只要坚持不懈,点滴之举汇聚起来,必将形成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巨大力量。
绿色生活,是一种现实的要求,更是一种文明的姿态。我们只有携手行动,转变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才能让绿色生活理念成为生活中那条细细的红线,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进而为我们的后代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Tencent/WeChat/tanzhonghe/10459.html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