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以下哪种地形不适合建柑橘园?
本题选项:
A.土层深厚排水性佳
B.排水不良的低洼地
正确答案:排水不良的低洼地
出题单位:芭芭农场
答题路径:淘宝APP - 【芭芭农场】 - 集肥料 - 农场百科答题
答案解析: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和冷空气易停滞的谷地是不能建园的呢~
柑橘是多年生常绿植物,喜欢冬无严寒冻害、夏无高温酷暑、一年四季阳光充足、降雨充沛、温暖湿润、昼夜温差大的气候区域。果园自然条件中的土、肥、光、热、水、气等是柑橘园高产优质的基础,也是柑橘轻简化栽培的最基本条件,除此之外,果园的土壤条件、交通条件、水源条件、海拔高度与坡度,以及果园的隔离条件等因素,也是实现柑桶轻简化栽培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果园选址时必须详尽考虑。
一、气候条件
总体来讲,柑橘栽培适宜的平均温度为16- 22℃,非设施栽培的早熟品种绝对最低温度在-5℃以上也能栽种,因为在低温来临前柑橘果实已经采收,即使低温冻伤或冻坏枝叶,但对当年产量没影响,而且,有的柑橘品种的枝叶还比较耐低温,在低温情况下也不会被冻坏;对于中晚熟柑橘品种,绝对最低温度最好在0℃以上,因为如果温度在0℃以下,果实会因结冰冻坏而没有食用价值,当然也就没有商品价值了。除此之外,柑橘园址所在位置要求1月平均温度≥5℃,≥10℃的年有效积温5000℃以上,年光照时数1000小时以上,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花期以空气湿度低为宜,一般以相对湿度65%一 75%为好,无连续阴雨、高温和急剧天气变化。花期至果实成熟期无冰雹、霜、雪、台风等严重自然灾害。果实成熟期,降雨少、空气湿度小、昼夜温差大时生产的果实品质好;如果实成熟期降雨多、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则果实品质差。
正常情况下,光照时数高的区域,柑橘树生长快、结果早、产量和品质高、果实比光照时间少的区域果实大,但果实易浮皮、果肉松、酸低、糖酸比高。光照时数低的区域,果实产量和品质会低一些,个头也比光照时数高的区域要小,但果皮包裹较紧、果肉紧凑结实、酸度略高,易留树贮藏延迟采收上市。一些需要光照多的品种,年日照时数要达到1500小时以上才能获得丰产,如福本脐橙等;一些需要光照少的品种,成熟期温度太高则品质差,如春见橘橙等;一些高糖高酸的品种,在积温较高的地方,其品质反而得不到较好体现,甚至不能食用,妞不知火橘橙等;像海南这种气温较高的种植区,果实成熟后虽然肉质较好,但果皮颜色因高温不能褪色而保持绿色,所以,通常成熟的果实果皮是绿的,如海南“绿橙”(实际为红江橙)。
昼夜温差的大小是影响柑橘果实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昼夜温差越大,越有利于果实糖的积累,果实品质越好;昼夜温差越小,越不利于果实糖的积累,果实品质越差。
宽皮柑橘类,以及和宽皮柑桶类杂交获得的类似宽皮柑橘的杂柑类,抗低温能力大都比较强,一般枝干可抵抗-9~-7℃的低温。柑橘种植区北缘地带种植的柑橋品种,大多为宽皮柑橘类。甜橙类和柚类耐低温的能力次于宽皮柑橘类,枝干能短时间抵抗-7~-5℃。 柠檬是柑橘类果树中最不耐低温的种类,最适于在我国热带或南亚热带种植, -2℃就会造成大量落叶落果。这里说的能抵抗零下多少度的温度,并不是说这样低的温度栽培这些品种就没有问题。通常在这样低的温度下,这些品种的果实都会因受冻结冰冻伤果肉而失去食用价值。之所以说能抵抗这样低的温度,主要是指在这样低的温度下,这些品种树的干、枝、叶等不致全部冻死,枝、干在遭遇低温后还能恢复生长,但如果年年在果实成熟期和生长期都有这样的低温,就不能获得能体现生产价值的果实,那么,这样的栽培就没有实际意义了。同时,果实需要越冬的晚熟柑橘品种,冬季低温会引起严重落果,这类品种果园选址时,应特别注意其冬季最低温应在0℃以上,也不能在低洼的山坳中种植。
有的地方因为自然气候限制而不能露地种植柑橘,所以在生产中出现了设施栽培(盖大棚、覆盖薄膜等)。在设施栽培的条件下,很多自然条件不适宜种植柑橘的地方都可以进行适度种植,这当然要对产出与生产投入进行比较,有效益则种,无效益则放弃。
每一个柑橘品种(品系),都有其最适宜的气候区域,只有在最适宜的气候区域种植,才能实现真正的轻简化栽培,也才能获得丰产和优质,才能体现优良品种的真正价值。因此,必须了解所选品种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不能盲目跟风发展。
二、交通条件
柑橘园交通条件在柑橘生产管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果园选址的人进出需要道路,果园建设中用于改土的车辆等进出需要道路,建园栽植的苗木、果园生产管理中使用的肥料农药的运输需要道路,喷药、灌溉等农机具进出需要道路。更重要的是,果实成熟采收后运输果实的车辆也需要道路。如果是一个观光柑橘园,进出果园道路的长短、路况和果园内的人行便道情况等,都直接影响观光者数量和观光人的心情,进而影响柑橘园的效益。因此,柑橘园选址时,应该尽量选择在交通方便、道路较宽(或能扩宽)和路面质量较好的地方;如果是采摘观光园,离城区的距离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车程。在远离公路(双车道,宽7-8米)或机耕道(单车道,宽3-4米)的地方,如果因地势、建筑等影响不能新建道路至果园,则不宜建大型柑橘园。
三、土地条件
柑橘对土壤的适应性强,除了高盐碱和受严重污染的土壤外,各种类型的土壤都能种植柑橘。但是,不同的土壤栽种柑橘,柑橘树的生长速度、生产的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是不一样的。同时,土壤类型不同,土壤的pH不同,要求苗木的砧木不同。因此,柑橘栽培要获得高产、稳产和优质,就要求土壤达到一定的条件。土壤质地不适宜和肥力较差的,应进行改良后再栽种柑橘,最适宜柑橘生长的土壤是壤土和砂壤土。直接可以栽种柑桶的土壤,或通过改良可以栽种柑橘的土壤,一般要求疏松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0%以上;土壤活土层40厘米以上,最好大于60厘米;土壤以微酸性为好,pH值为5.5- 6.5;由于柑橘根系对土壤水分比较敏感,土壤过干或过湿都会对柑橘根系造成严重伤害,尤以土壤过湿对柑橘根系的伤害最大,严重时会造成根系的腐烂、死亡,因此种植柑橘的地块要求地下水位不得低于80厘米,最好在1米以上,同时要做好果园的排水工作。
四、水源
柑桶为常绿果树,喜湿润土壤,干旱不利于柑橘的生长结果。虽然我国大部分柑橘产区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从雨量来讲,基本能满足柑橘生长结果的需要,但由于降雨时间和降雨量分布不均,有时降雨量过大而出现涝害,有时则无降雨出现季节性干旱。防涝害需做好排水,干旱时则需灌水。在干旱季节,尤其在干热河谷地区,水能否跟上是柑橘能否高产优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园地选择时,必须要保证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对于干旱季节柑橘灌溉量的确定, 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国内多数柑橘产区的生产实践,在干旱季节,以滴灌和微喷灌效果较好,微喷灌溉水量高于滴灌,所以微喷需要的水源必须充足。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下蒸发量的大小和干旱的程度,一般每天每株树灌溉3小时左右,灌水量以15- 30升/(天,株)为宜,可3-7天灌溉一次。
对灌溉水源的要求如下。一是要考虑灌溉水源的位置,用于灌溉的水源最好高于果园地,如果在园区高处没有适合的灌溉水源而需要提灌,那么提灌扬程越小越好,以降低生产成本;二是水质问题,柑橘属于忌盐果树,对灌溉水中的盐分敏感,尤其是水中的硼和氯等离子,一般要求灌溉水中的硼离子含量小于0.5 X 10ˉ6,氯离子含量小于1.5 X 10ˉ4,对于工业废水灌溉水源,要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三是干旱季节的水量必须能够满足园区的灌溉需要。
五、海拔与地势
海拔高度对气温的影响很大,通常情况下,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0.7℃。柑橘的生长、开花、结果以及产量和果实品质都与气温有关。在温度比较低,原本就可能出现冻害的地方,海拔高度的增加,果实和树体受冻的可能性增大,整个物候期推迟,树生长相对慢一些,成熟延后,果实含酸量增加,但果实着色会早会好一些,因为适度的低温(3- 10℃)有利于柑橘果实的着色,超过20℃的温度则不利于柑橘果实的着色,同时也可以增加果实挂树贮藏时间。
果园的地势(地形和地貌)对柑橘的生长、开花和结果影响也比较丈。不同的地形地貌,其生长、开花和结果有差异。果园地形地貌主要是指园地的坡度、坡向、丘陵地的位置等。柑橘园园地以浅丘缓坡为好,其土壤排水性好,树体通风透光能力强,病害发生率低,但易水土流失;平地通风透光不好,空气湿度大,排水不易,容易积水烂根,病虫害发生率高,但水土不易流失;坡度较大的园地,通风透光能力强,排水较好,但由于坡度大,管理人员行走和物资运输不方便,且易水土流失,要建台地后才宜种植,因此建园成本高。一般来说,柑橘的种植地最好为10度以下的缓坡地或平地,但目前受土地资源限制,10度以下的缓坡地或平地大多用来种大田作物、蔬菜等,所以我国大部分柑橘园都在10度以上的坡地。根据不同生产地区的土地资源,结合考虑生产作业和水土保持,柑橘园的坡度在15度以下为宜,最好不要超过25度。坡度15度以下的园地可不建筑水平台地进行栽种,15度以上的坡地必须建筑台地后再种植。
山地的坡度是果园选址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坡向的光照、温度和风力都不一样,通常以南坡光照强、温度高,北坡光照弱、温度低。在有冻害的地方,最易出现冻害的是北坡和西坡,南坡相对好一些,同时北坡的光照不及其他方向的坡,所以在光照少的地方北坡不适种植柑橘,但在光照充足、太阳辐射比较强的热带和南亚热带,南坡种植柑橘往往容易产生日灼,而北坡产生日灼较轻,所以在这些区域北坡更适种植柑橘。
六、其他
除上述因素外,柑橘园园地选择还应考虑附近是否有工厂污染、周围风力大小、与黄龙病区和溃疡病区的隔离条件、农村院落等。
柑橘园不宜建在空气容易被污染的水泥厂、农药厂、化工厂、砖瓦厂、钢铁厂和炼油厂等附近。
微风和小风既有利于柑橘园内的空气流动,增强柑橘树的光合作用,降低空气湿度,又可以减少冬季和早春的霜冻,减少高溫对树的伤害,同时減少病虫害的发生;但大风会减弱光合作用,加剧土壤水分和叶片水分蒸发,造成干旱,更为严重的是大风致使果面擦伤,甚至吹断枝干,加速溃疡病、黄龙病等病虫害的传播,同时在高温时的大风会加速果实、叶片的日灼,甚至造成全树受“火风”而死亡。
黄龙病和溃疡病是柑桶栽培中的两大不治之症。所以,为了避免柑橘黄龙病和溃疡病的传染,在柑橘园园址选择时,一定要注意远离黄龙病和溃疡病区。一般园地要离溃疡病区3-5公里以上,离黄龙病区10公里以上。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