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币问答/正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自谁的著作

 2023年04月24日  阅读 392  评论 0

摘要:金币趣味问答问题:猜一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自谁的著作?答案:明代董其昌。

问题:猜一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自谁的著作?

本题选项:

A.唐代杜甫

B.明代董其昌

正确答案:明代董其昌

出题单位:支付宝·答答星球

答题路径:淘宝APP - 【领淘金币】 - 赚更多金币 - 淘金币趣味课堂

猜一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自谁的著作

答案解析: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语出自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画旨》:“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拼音:dú wàn juàn shū,xínɡ wàn lǐ lù)出自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

古代万卷是指皇帝的试卷。读书为了进京赶考,金榜题名。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的知识,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语出 明·董其昌《画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行万里路跟读书是互补的,读书是静态的,行路是动态的,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行路眼观耳识才能补其不足。

行路

“行路”理解为在实践中学习。人类进化是从行路开始的。从树上到了地面,首先学会的是行走。行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为了寻找安全的憩息地,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大禹是在随父治水中悟到了“宜疏不宜堵”的治洪原理。孔子非常重视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并通过周游列国治国安邦来印证所学。李时珍、徐霞客、马可波罗、达尔文、哥伦布都是靠“行路”写出了宏伟巨著或取得重大发现。可见,“行万里路”较“读万卷书”要重要得多。

把“读书”与“行路”关系作个比喻:“读万卷书”好比人们通过一个窗口看到了知识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识和能力这个金山,还要靠走出门去“行万里路”。

读书

读万卷书”之后,只有“行万里路”,走出去亲自看一看,体验一下书中描述的情景,才会发现书中所说的不及体验的千分之一,同时也理解了作者对这种情景的感受并同自己的感受加以比较,从而放大知识层面,只有这时读书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说:读书好比一个放大镜,不管所读的知识是“真”是“假”,它都会放大若干倍(当然,读书越多,放大倍数越大)。

还指读书很多,行路很多的人。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mayi/taojinbi/18988.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099
  • 评论0
  • 浏览8800054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