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以下哪一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题选项:
A.闽南童谣
B.江南童谣
正确答案:闽南童谣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4年01月05日 - 答案
答案解析:童谣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是民间文学艺术的优秀代表。闽南童谣是以闽南方言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是帮助儿童学习语言、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闽南童谣是以闽南方言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流行于闽南、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华侨华裔居住地,是历代闽南百姓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用闽南方言复杂而富有音乐美的韵语和平仄节奏创作,并在传唱过程中不断修改、补充而形成的民间文学形式。
闽南童谣是以闽南方言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主要流行于中国福建闽南、中国台湾和东南亚华侨华裔居住地的。唐代闽地的民间童谣《月光光》与如今闽南各地流传的同名童谣虽然文字上存在差异,但主题和结构都十分相似。由此可见,闽南童谣在唐代已经出现。
明朝中后期以后,闽南童谣随着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传播区域扩展到了中国台湾和东南亚国家,并在这些区域扎根生芽,与当地文化相互促进而创造出很多新的童谣。
20世纪20年代,中国第一代现代音乐家周淑安为闽南童谣《唔唔摇》谱写了《安眠歌》,开创了音乐家谱写闽南童谣的先河。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的杨扬、袁荣昌、吴火荣、杨双智、陈彬等新一代音乐工作者,都先后谱写、创作了不少闽南儿歌,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袁荣昌的《一个人姓傅》《狗蚁(蚂蚁)扛蜈蚣》,陈彬的《红虾红丢丢》《跳火群》等。
20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的许多音乐家也投入到了闽南儿歌的创作中。林二、简上仁等都谱写了许多新的儿歌。
2008年6月7日,童谣(闽南童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Ⅰ-78。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