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蚂蚁新村/正文
国家级非遗“西安高腔”是陕西的地方戏种吗

 2024年08月07日  阅读 114  评论 0

摘要: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问题:猜一猜:国家级非遗“西安高腔”是陕西的地方戏种吗?答案:不是哦。

今日问题:猜一猜:国家级非遗“西安高腔”是陕西的地方戏种吗?

本题选项:

A.肯定是

B.不是哦

正确答案:不是哦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4年08月07日 - 答案

猜一猜:国家级非遗“西安高腔”是陕西的地方戏种吗

答案解析:“西安高腔”形成于浙江省衢州市,因衢州古称西安而得名。西安高腔起源于民间,是在弋阳腔影响下形成的地方戏,最迟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以衢州为中心,流传于浙江的温州、金华及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

高腔(西安高腔),浙江省衢州市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高腔(西安高腔)起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有《槐荫树》、《合珠记》、《芦花絮》等一批传统剧目。现存的西安高腔唱腔上“大吼大叫”,表演上“大蹦大跳”,舞美上“大红大绿”,乐器上“大鼓大号”,乡土气息浓厚,在剧目、行头、唱法、行当体制、演出程序等方面基本上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古南戏的风貌,对南戏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衢州的西安高腔是中国现存的保留原始风貌较多的古南戏遗存之一,它因古衢州府县为西安县而得名。西安高腔最迟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形成,俗称弋阳腔,以衢州为中心,流传于浙江温州、金华,江西东南部和福建西北部等地。西安高腔的发展历程复杂曲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萌芽发展期。南宋时期,衢州商业税收规模位居全国第三,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定居衢州,一时间衢州经济繁荣,人口剧增,人文荟萃,戏曲盛行,为西安高腔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明初,江西弋阳腔和本省海盐腔流入衢州,受此二者影响形成了西安高腔。考察西安高腔现存的传统剧目,绝大部分是明代嘉靖年间或其以前流行的古南戏,其真正形成于何时已不可考,但不应晚于明代嘉靖年间。

二是繁荣鼎盛期。明末清初,西安高腔进入繁荣期,清道光间达到了顶峰,有20多个西安高腔戏班。三是衰落保护期。“清道光年间,昆腔和乱弹在衢州兴起,西安高腔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日趋衰落,不得不与昆腔和乱弹合班演(三合班)。道光后,衢州三合班有10多个,太平天国时期减为六七个,光绪年间减为4个,至民国成立 时仅剩下3个。

1940 年,日寇入侵衢州,最后一个西安高腔专业戏班偃旗息鼓。”从此,西安高腔(三合班)专业班社就没有了,但民间仍有人为红白喜事演唱高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请西安高腔有代表性的老艺人江和义进行了口述演唱,以笔录和录音的方法,保留了一批宝贵资料,收集到西安高腔曲牌音乐近百首,西安高腔的18本传统剧目也基本保存下来。

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和关注西安高腔的保护工作,西安高腔开始重新演出。从声腔上说,西安高腔是从江西弋阳腔演变而来的。声腔高亢、刚劲,朴素有余、细腻不足的江西弋阳腔在流入衢州后,与当地民俗风情、民间音乐及流入衢州的海盐腔融为一体,形成了衢州西安高腔。

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衢州市申报的高腔(西安高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7。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mayi/xincun/24980.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102
  • 评论0
  • 浏览8820666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