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非遗小知识:以下哪首曲子是唢呐演奏的代表作品?
本题选项:
A.《百鸟朝凤》
B.《十面埋伏》
正确答案:《百鸟朝凤》
题目来源: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4年12月23日 - 答案
答案解析:唢呐独奏《百鸟朝凤》是我国民族器乐十大名曲之一。它以热闹欢快的曲调,描摹了百鸟和鸣之声,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美景,充分发挥了唢呐擅长模仿的特点,因此成为雅俗共赏、经久不衰的名曲。
百鸟朝凤,民间乐曲,最早是在豫剧抬花轿中出现,自《百鸟朝凤》搬上舞台以来,经过了多次加工改编。其流行区域很广,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都有不同版本。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回忆。乐曲中仿佛听到布谷鸟、鹧鸪、燕子、山喳喳、蓝雀、画眉、百灵、蓝腊嘴等鸟儿的叫声,好像还有公鸡的啼鸣,寓意着黑夜的消逝和朝阳升起的生动意境。
《百鸟朝凤》原名“十样景”,在众多唢呐曲中,它最具代表性,将唢呐的表现力演绎到了一种极致。《百鸟朝凤》的乐曲声中有莺歌燕舞,有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饱含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能感受到活泼、粗犷的生活气息。
过去,《百鸟朝凤》在民间被称为《百鸟音》或《百鸟鸣》,流传范围为皖北、苏北、鲁南和豫东。“最早的《百鸟朝凤》比较粗糙,主要是模仿鸟鸣,甚至加入狗叫、猫叫、猪叫,有时还夹杂母鸡生蛋和小孩哭闹之声。穗子(自由发挥的段落)很多,每个班子演奏的都不一样。”
在《百鸟朝凤》“定型”的过程中,两位民间大师功不可没,一位是任同祥,另一位是皖北唢呐艺人刘凤鸣。刘凤鸣原名刘东山,8岁开始学艺,15岁那年,他在凤阳与几个民间班子“打擂”,解数使尽,一吹成名,从此改名刘凤鸣,意为在凤阳一鸣惊人。刘凤鸣主要活动在蚌埠、凤阳、定远一带,这一地区流行泗州戏,因而在刘凤鸣的吹奏中,戏曲音乐占很大比重。刘凤鸣对《百鸟朝凤》动了第一次“手术”,他改变了原曲结构松散、没有高潮等缺点,使它更像一部作品。
“到任同祥时,《百鸟朝凤》曲谱基本定型。”轩子斌说,任同祥进一步压缩曲中的鸟鸣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长音技巧的华彩乐句,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由任同祥改编、演奏的《百鸟朝凤》,在国内外音乐节上多次获得金银奖。此后,《百鸟朝凤》又被陆续改编为笛子曲、琵琶曲、钢琴曲和交响协奏曲。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