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最初讲的是谁的故事?
本题选项:
A.关羽
B.班超
正确答案:班超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答题路径:支付宝APP - 【答答星球】小程序
答案解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比喻不亲临险境,不可能取得成功。这则典故与东汉班超有关,出身文史之家的班超弃笔从戎,出使西域,危难之际带领三十六骑对抗匈奴,历经数十年,最终平定西域诸国。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复句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其拼音为bù rù hǔ xué, yān dé hǔ zǐ,字面意思是“不进入老虎的巢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这个成语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东汉时期。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鄯善王对班超非常友好,但匈奴使者从中挑拨离间。班超为了消除鄯善王的疑虑,决定除掉匈奴使者。他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是,班超带领士兵夜袭匈奴营地,成功消灭了匈奴使者,与鄯善王言归于好。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