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蚂蚁庄园/正文
成语“五子登科”中的“五子”指的是

 2022年11月12日  阅读 264  评论 0

摘要: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问题:成语“五子登科”中的“五子”指的是?答案是:五个儿子。

今日问题:成语“五子登科”中的“五子”指的是?

本题选项:

A.五个儿子

B.五位大臣

正确答案:五个儿子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 - 2022年11月12日 - 答案

成语“五子登科”中的“五子”指的是

答案解析:“五子登科”出自《宋史·窦仪传》,指的是宋代窦禹钧(窦燕山)教子有方,五个儿子相继考中进士,故称“五子登科”。后来常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

五子登科,意思是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也比喻世俗追求物质满足。出自《宋史·窦仪传》。

《三字经》中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并形成了“五子登科”的成语,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联袂获取功名、拥有大富大贵锦绣前程的理想。

窦燕山本名窦禹钧,是五代后周时期的大臣,藏书家,以词学著名于当世!他是《三字经》中出现的第二位人物。《三字经》中原句是这样写到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意思是说,窦燕山对孩子教育有方,五个孩子都成了当时名扬四海,有功社稷的人物。

窦禹钧自幼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为人非常孝顺,曾立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他也确确实实这么做了。窦禹钧虽是朝中重臣,但非常简朴,家无奢华之物,而且热衷教育,值得称道的是,他并非单单针对自己的子女,而是对广大的寒门学子。兴办学校,曾于宅南建有“义塾”十楹,聚书万卷,存与“义塾”内,用以讲学,供生员阅读使用,又延请名儒学者以教远近学生,凡四方孤寒之士,贫士不能入学者,听其自由出入,并提供衣食。深受百姓爱戴。

窦禹钧的五个儿子聪颖早慧,文行并优,被当时的人赞为“窦氏五龙”。

长子窦仪,在后汉时,官至礼部员外郎。后周时,官至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北宋时,任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病逝于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后宋太祖追赠他为右仆射。

次子窦俨,曾任多朝史官,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官拜礼部侍郎,著有《周正乐》。

三子窦侃,在后周官至起居郎。

四子窦偁,为人刚直不阿,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拜为兵部郎中,曾力主“休兵牧马,以徐图之”,阻拦宋太宗北征,被采纳,授予枢密直学士。后充职左谏议大夫,任参知政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病逝。宋太宗亲临吊唁,赠工部尚书。

五子窦僖,在北宋任左补阕,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

他的教育方法,四个字概括再适合不过了——“以身作则”。窦禹钧家教很严,但一味的严格肯定是教不出真才的,窦家五子都能有所成就肯定是离不开父亲的言传身教。而窦禹钧确实给自己的孩子做了一个好榜样,为人乐善好施,不贪图富贵,重视学习教育,正是他自己这样以身作则,才成就了之后的“五龙”。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mayi/zhuangyuan/14666.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099
  • 评论0
  • 浏览8800054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