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以下哪一项是古人对书信的雅称?
本题选项:
A.白羽
B.尺素
正确答案:尺素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 - 2025年03月30日 - 答案
答案解析:“尺素”是书信的雅称。尺素原是指小幅的丝织物,如绢、帛等。因为人们用于书写的绢帛长度通常为一尺左右,故称为“尺素”,常用来代称书信。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就有“中有尺素书”的诗句。白羽则是箭的代称。
尺素,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的汉语词汇,意思是书信,也指小幅的丝织物,如绢、帛等,出处原文: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尺素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一、书信的代称
在古代,人们常用一尺见方的素绢(约23厘米×23厘米)来书写信件,因此“尺素”成为了书信的代称。这一用法在汉乐府、唐宋诗词等文学作品中尤为常见,成为文人雅士表达思念之情的典型意象。例如,在《古诗十九首》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以及秦观《踏莎行》中的“驿寄梅花,鱼传尺素”,都是将书信与“尺素”相联系,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在现代文学创作中,“尺素”作为书信的雅称仍被广泛使用。
二、小幅纸张的别称
作为书写材料的延伸,“尺素”也可泛指尺寸较小的纸张。这类纸张便于携带,适合即兴题诗、草拟文稿等场景使用。在宋代文人的行旅笔记中,常有“袖藏尺素,随兴而记”的记载,反映了其便携特性与创作需求的契合。然而,随着造纸技术的发展和大尺寸纸张的普及,这一特指小幅纸张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
三、品德象征的比喻
由于素绢质地洁白无瑕,古人常将其引申为道德品格的具象化表达。在南朝《世说新语》中,品评人物时多用“清如尺素”来形容廉洁;在唐代墓志铭中,也常见“行若尺素”来赞美逝者的操守。这种象征体系包含了心性层面的“素心”(质朴本性)、行为层面的“素行”(廉洁自律)以及品格层面的“素节”(坚守原则)。虽然这一用法在当代口语中不常见,但在传统书画题跋、碑刻铭文中仍保留着这种修辞传统。
综上所述,“尺素”一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在不同语境下有着不同的指代对象。如需更多关于“尺素”的详细解读,建议查阅相关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