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温度远远低于正常体温时,皮肤血管____,血流量减少,···

2022-10-06:11:10:05 阅读 200 评论 0

摘要:问题:在环境温度远远低于正常体温时,皮肤血管____,血流量减少,体表辐射散热减少或停止,汗腺完全停止分泌,达到保热的目的。答案:收缩。...

本题问题:在环境温度远远低于正常体温时,皮肤血管____,血流量减少,体表辐射散热减少或停止,汗腺完全停止分泌,达到保热的目的。

本题选项:

A.扩张

B.收缩

正确答案:收缩

题目来源:《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版)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在环境温度远远低于正常体温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体表辐射散热减少或停止,汗腺完全停止分泌,达到保热的目的。

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能够维持相对稳定,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属恒温动物。而体温的相对稳定,是通过增减衣物、打寒战等方式,达到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而实现的。

具体表现为当周围温度正急剧下降时,一个人会感到越来越冷。这时,他皮肤上和黏膜上的冷觉感受器告诉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需要在寒冷的环境里维持体温稳定。在他的身体里,体温调节中枢让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更多的皮肤和末端的血液流向更深层的内脏,在保护体内的重要器官正常运作的同时,让他的身体散失尽量少的热量。

同时,在下丘脑的指令下,经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紧张度升高,节律性伸肌与屈肌同时收缩,能量全部转化为热量,使产热量增加4~5倍,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打寒战”。此外,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继续增加产热,最终达到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目的。

但如果这个时候他没办法脱离这个寒冷的环境,周围的温度甚至还在不断降低,身体仍然在持续丧失热量,散热大于产热,体温将会被动性下降。当身体的核心温度降低仅仅2摄氏度,体温到达35摄氏度时,低体温症就出现了。

在极度寒冷的环境中,低体温症的出现或许比想象的快得多。当温度达到零下34摄氏度,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保暖措施,即使是一个健康的人在10分钟内也可能出现低体温症。如果温度达到了零下40到零下45摄氏度,这个时间甚至能缩短到5分钟。

在持续寒冷的情况下,体温的降低影响着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工作。人的肌肉开始变得僵硬,没有办法保持平衡,甚至连最基本的动作都无法完成,皮肤苍白发青。当然最严重的后果是在心脏和大脑。人变得神志不清、精神恍惚。

尽管低温会给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但利用这一原理发展出了临床上的低温麻醉技术。在全身麻醉的状态下,医生会对患者用物理冷却等方法降温,让患者的体温有控制地下降,从而降低患者的基础代谢和耗氧量,保护器官不会因为缺氧受到损伤。

脑细胞在常温时耐受缺氧的时间只有几分钟,降低体温则可以延长这一时间,从而为手术争取到更多时间,因此,这种技术在心脏手术和脑部手术中十分重要。

本站名称:鸭先知博客

本文标题:在环境温度远远低于正常体温时,皮肤血管____,血流量减少,体表辐射散热减少或停止,汗腺完全停止分泌,达到保热···

本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xuexi/biji/135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由鸭先知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 1.5W+
  • 评论 0
  • 浏览 2.0W+
鸭先知全站内容随机推荐榜
Cached at 2024-06-02 23:12:07
Copyright @ 2020-2022 鸭先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