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笔记/正文
公元前632年,____两国为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在城濮(pú)(今属山东鄄城)进行了一次战略决战,史称城濮之战

 2022年10月08日  阅读 391  评论 0

摘要:问题:公元前632年,____两国为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在城濮(pú)(今属山东鄄城)进行了一次战略决战,史称城濮之战。答案:晋、楚。

本题问题:公元前632年,____两国为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在城濮(pú)(今属山东鄄城)进行了一次战略决战,史称城濮之战。

本题选项:

A.周、陈

B.晋、楚

正确答案:晋、楚

题目来源:参见《改变历史的二十四场战争》(中华书局2017年版)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在城濮(pú)(今属山东鄄城)进行了一次战略决战,史称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 。

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互相征伐,战争频繁。

公元前634年左右,楚国势力强盛,欲图称霸中原,企图北上。北方强国晋国自晋文公上位以来,实力逐渐恢复。晋文公知晓楚王图谋,遂先下手为强,与楚国发生战争 。

起初,晋国内乱,公子重耳出逃。他到了楚国时,楚成王热情招待他。闲谈中,成王问他:“你将来如回到晋国做国君时,如何来酬谢我?”重耳说:“像财宝这些东西,你们楚国均有的,如果我真能得返晋国,做了晋君,若我们两国不幸要打仗的话,那我就退避你三舍。”

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果真回到了晋国,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之后,楚国发兵进攻宋国,宋国派人向晋国求救。文公因宋公曾待他很好,便召开众将商量,看如何救宋。

当时情况是:想向楚国去说情,怕楚国不肯,如和楚去打仗,自己也不大愿意,而且又怕齐、秦不赞成,后来想出了一个办法:先答应宋国,并说明原因,叫他先和齐、秦联系,请齐、秦与楚交涉,送些礼物给齐、秦。而晋先出兵伐曹、卫,把曹、卫灭掉,将他们的土地分一些给宋,以补偿宋人的损失。

楚成王见晋欲去救宋,便叫其大将子玉不要去逼近晋师与之交战,说:“晋侯在外面逃亡了十九年才回到了晋国,什么危险他都经历过,人情世故他都明白,此是天意所决定的,像这样的人是不能和他打仗的。”告诫子玉要知难而退。可是子玉却不肯听,仍要和晋人打仗,于是派人向成王求战,说:“我不敢说一定要立功,只是想堵一堵那些说闲话人的嘴。”成王听了不大高兴,就给他比较少的部队。

此后,子玉便派使者宛春对晋人说,你们如放了曹、卫的国君,我们也就释宋之围。晋文公听从先轸的建议,一面将宛春抓起来以激怒楚国,一面私下对曹、卫说,许他们复国,并使曹、卫告绝于楚。子玉得知后大怒,就带兵进逼晋师,晋文公便叫晋师向后退却,为此,一些将领很不满,说:“我们是国君率领队伍,他们是臣子作帅,现在君避臣,不是太丢脸了吗?”而狐偃说:“出兵要理直,气才会杜盛的。理亏气就会衰。我们国君曾受过楚君的恩惠,也曾说过要退三舍以避之。若我们忘恩失信,那就是理亏,他们就理直,士气就会高。如果我们退了以后,他们仍不撤兵,那就是他们理亏。”于是退了三舍(九十里)。 没想到,子玉竟然追了上去,于是,战争开始了。

城濮一战中,晋国大胜,晋文公建立了霸权,楚国北进锋芒受到挫折,被迫退回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中原诸侯无不朝宗晋国。

楚国大将子玉羞愤自杀。

再之后,晋军进入郑国衡雍(河南原阳县西,当时在黄河南岸),并在践土(距衡雍较近,当时亦在黄河南岸,在河南花园口黄河北岸)修筑王的行宫,向襄王献俘。

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为“侯伯”。晋文公要求诸侯“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无克祚国”。晋文公在“尊王”的旗帜下,顺理成章地登上了霸主宝座。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xuexi/biji/13587.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099
  • 评论0
  • 浏览8800054
排行榜
随机推荐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