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笔记/正文
19世纪60年代,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这些官员被称为“____”

 2023年01月24日  阅读 250  评论 0

摘要:问题:19世纪60年代,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这些官员被称为“____”。答案:洋务派。

本题问题:19世纪60年代,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这些官员被称为“____”。

本题选项:

A.守旧派

B.洋务派

正确答案:洋务派

题目来源:参见《中国近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19世纪60年代,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

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主要宗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原则,在中央的主要代表是以恭亲王奕訢、瓜尔佳·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宗亲贵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

19 世纪 60~90 年代,清朝统治阶级中标榜“自强求富”、兴办“洋务事业”的官僚集团。他们在长期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对洋枪洋炮的作用有了亲身的体会;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他们逐渐认识到中国正面临着几千年来的“大变局”,传统的一套措施已经不能应付新的形势,认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技”,才能挽救摇摇欲坠的统治。于是,他们出面倡导和主持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中心内容的“富强”运动。而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技” 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60 年代初,他们所看到的“长技”,仅仅是船坚炮利,因此大力引进军事装备和军工生产。创办制造局、船政局等。后来,他们进一步认识到经济力量是军事力量的基础,“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着手建立近代工矿交通企业,把“求强”与“求福”结合在一起。他们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把学习西方的运动推向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方面的变革,这是他们的地主阶级属性决定的。人们通常把这类活动称为“洋务运动”,把他们这些人称为“洋务派”。

在洋务活动中,洋务派分别结成各个不同势力的集团。在中央政府中主要有以奕訢、崇厚为代表的满族洋务势力集团,在地方有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系集团,以左宗棠为代表的左系集团和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淮系集团。中日甲午战争前后又形成以张之洞为代表的势力集团。其中以李鸿章系和张之洞系为前后最大的洋务派别。李鸿章曾一度担任江苏巡抚和两江总督,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长达20余年,所办洋务企业最多,遍及北洋南洋,成为全国洋务活动的实际主持者。

经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覆灭,企求“船坚炮利”、“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李鸿章集团势力日削,而湖广总督张之洞集团势力遂成为洋务派的后劲。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举办“新政”,洋务派作为一种政治势力逐渐解体。洋务派及其所倡导的洋务运动,对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客观上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应给予积极肯定。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xuexi/biji/17922.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099
  • 评论0
  • 浏览8800054
排行榜
随机推荐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