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____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下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题选项:
A.五倍
B.十倍
正确答案:五倍
题目来源:暂无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
拓展阅读:
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下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假冒专利行为,是指对于非专利产品或以非专利方法生产的产品,行为人在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记、在宣传材料上假称为专利产品、伪造或变造专利证书等文件的行为。假冒专利行为包括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两种情形。自2008年修订《专利法》后,不再区分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统称为假冒专利。被假冒的专利包括已经取得授权且仍在有效期内的专利,可以是他人专利,也可以是自己专利,如专利权人为了牟利,将其他产品冒充为自己的专利产品进行销售,也包括虚构的并不存在的专利。
冒充的专利产品是非专利产品,即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或者曾被授予专利权但专利已经因法定事由失效或无效的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2010修订)规定的假冒专利行为有以下几种:
(1)在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或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
(2)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或者终止后继续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
(3)未经许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4)销售在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或者终止后继续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或者未经许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的产品;
(5)在产品说明书等材料中将未被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或者设计称为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
(6)将专利申请称为专利;
(7)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专利号;
(8)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9)其他使公众混淆,将未被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或者设计误认为是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的行为。
但是,专利权终止前依法在专利产品、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在专利权终止后许诺销售、销售该产品的,不属于假冒专利行为。标注专利标识的行为人一般为产品制造者,而构成假冒专利行为的方式既有可能发生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在产品的销售、流通过程中。
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假冒专利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犯罪客体
本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包括对国家专利管理秩序的扰乱,也包括对他人专利权(专利标注权)的侵害。也有人认为,假冒专利是一种虚假宣传行为,侵犯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正当的交易活动和竞争活动。
2.犯罪的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规定,用非专利产品假冒他人获得授权的专利产品,情节严重的行为。区别于普通假冒专利行为,假冒专利罪的犯罪行为达到了严重扰乱国家专利管理秩序和严重侵害他人专利权的程度。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2)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3)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3.犯罪主体
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具体而言,为专利权人或者经专利权人同意享有专利标识标注权的被许可人之外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犯罪的主观方面
要构成刑法上的假冒专利罪则需要主观上是故意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在假冒他人专利侵犯他人专利权而仍故意实施该行为。假冒专利行为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构成假冒专利罪。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