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孙滨兵法》中介绍了“十阵”,有方阵、圆阵、疏阵、数阵等。其中,方阵主要用来____。
本题选项:
A.攻击
B.制造声势
C.防守
D.防止被敌人切割
正确答案:防止被敌人切割
题目来源:《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版)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孙滨兵法》中介绍了“十阵”,有方阵、圆阵、疏阵、数阵等。其中,方阵主要用来防止被敌人切割。
孙膑兵法是战国时期孙膑创作的军事书籍,相传孙膑与庞涓师出同门,都是鬼谷子的弟子,庞涓先出师,在魏国找了一份将军的工作,然后请孙膑来辅助自已,但是庞涓气量小,担心孙膑才能高于自已会抢掉自已饭碗,于是设计迫害孙膑,让他受了膑刑,但孙膑身残志坚;
为求活命,孙膑装疯卖傻,住猪圈,食猪粪,闹市中卖弄痴呆,让庞涓放松警惕,伺机逃回齐国,在大将田忌帐中为军师,在孙膑的谋划下,许多著名典故,最有名的是“桂陵之战”的施计“围魏救赵”,并俘虏了庞涓,但魏国国力仍在,两年后魏赵结盟,庞涓也一同被释放;
十年后,再次使用“围魏救赵”计谋,采取延迟救韩的策略,让庞涓在马陵受万箭穿心,当时进攻韩国的魏国与韩国两方拼得疲惫不堪时,齐国发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迫使庞涓退师回救,孙膑命人逐天减半埋灶,让庞涓误以为齐军士卒因害怕而溃逃,于是放心一路追杀过去,在到马陵时,被齐军主力埋伏,万箭齐发让庞涓万念俱灰拨剑自刎而死,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让孙膑一雪前耻;
在马陵之战后,齐国大将田忌受宰相邹忌的陷害,流亡他国,孙膑也归隐,潜心研究军事理论,著有千古名篇--《孙膑兵法》,共16篇,分别为: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篡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五教法、强兵;
十阵是《孙膑兵法》的其中一篇,分别有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其中方阵是第一阵,是冷兵器时代攻防比较平衡的阵型,孙膑认为应该“薄中厚方”,将领靠后,中间兵力少,四周兵力多而强,可以虚张声势,便于截击敌军。
战国时期《孙膑兵法》集先人之大成,将春秋以前的古阵总结为十阵。这“十阵”分别是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等。水阵和火阵讲的是水战和火战的战法,不是单纯的战斗队形,所以孙膑十阵实际上只有八种基本的战斗队形。
方阵:
方阵是冷兵器时代,军队战斗的最基本队形。大的方阵都由小的方阵组成,这就叫“阵中容阵”,孙膑认为方阵应该“薄中厚方”,就是说方阵中央的兵力少,四周的兵力多。中间兵力少,可以虚张声势。四周兵力多,可以更好的防御敌人进攻,方阵是一种攻防比较平衡的阵型。指挥等金鼓旗帜一般部署在方阵的后方。两翼薄弱,适合进攻。(在井陉之战中,韩信采用的就是方形阵,配上三面环水,阻止了士兵的溃逃与敌军的包抄,用三万老弱,击溃的敌方二十万大军)
圆阵:
圆阵是为了进行环形防御的。金鼓旗帜部署在中央,没有明显的弱点。
疏阵:
疏阵即疏散的战斗队形,方阵圆阵等均可疏开为疏阵。疏阵加大行列间距,通过多树旌旗、兵器、草人,夜间多点火把,以少数的兵力显示强大的实力。
数阵:
数阵是古代作战时采取的一种密集的战斗队形,系古代“十阵”之一。《孙膑兵法·十阵》:“数阵者,为不可掇。”(掇,掠取,引申为割取、击破。)意谓数阵的作用是防止敌军击破。孙膑认为数阵的列法是,行列间距离间隔要缩小,但必须行列靠近而不混乱,兵器密集而使用自如。前后要能相互支援。若敌人退走,不要出阵追击;敌人进攻,不要出阵阻击,或者截击其迂回部队,或者挫其前锋锐气。阵势要严密得无隙可乘,两翼要稳如泰山。若如此,便不会被敌人攻破。
锥形阵:
就是前锋如锥形的战斗队形,锥形阵必须前锋尖锐迅速,两翼坚强有力,可以通过精锐的前锋在狭窄的正面攻击敌人,突破、割裂敌人的阵型,两翼扩大战果,是一种强调进攻突破的阵型,锥形阵又叫牡阵。
雁形阵:
所谓雁形阵是一种横向展开,左右两翼向前或者向后梯次排列的战斗队形,向前的是“V”字形,就像猿猴的两臂向前伸出一样,是一种用来包抄迂回的阵型,但是后方的防御比较薄弱。而向后的排列的就是倒”V”字形,则是保护两翼和后方的安全,防止敌人迂回,如果两翼是机动性比较强的骑兵,则在静止时,可获得处于中央步兵的保护与支援,而又可发挥进攻骑兵的威力,增加突然性。亚历山大在印度进行的会战就是近似于这样一种队形。
钩形阵:
钩形阵正面是方阵,两翼向后弯曲成钩形,保护侧翼的安全,防止敌人迂回攻击后方指挥金鼓之所在。
玄襄阵:
古代作战时所采取的一种疑阵,系古代“十阵”之一。《孙膑兵法·十阵》:“玄襄之阵者,所以疑众难敌也。”意谓玄襄之阵的作用是迷惑敌人,使其难以实现原来的企图。孙膑认为,玄襄之阵,必须多设旗羽,鼓声错杂而雄壮,士卒表面混乱而实际稳定,兵车看来杂乱实际却在行进,让整治有序的兵车和士卒故意发出嘈杂的声音,好像从天而降,如同自地而出,步卒往来,终日不绝。若如此,就会迷惑敌人,打乱敌人原来的部署。
水阵:
水阵是古代用于水上作战的战斗队形,系古代“十阵”之一。《孙膑兵法·十阵》:“水阵者,所以伥固也。”(伥,引申为加强。)意谓水阵的作用是增强防御的稳固性,或淹没敌人的防御设施。孙膑认为,水战的方法,必须多用步兵,少用战车,让部队把钩子、木筏、小艇、叉子、快艇、桨、船等各种水战用具都准备好。船队前进时,必须前后相随,后撤时不要相互拥挤。船只亦可并列起来,顺流而下,以敌军人员为射击目标。水上战斗的方法是,用轻便船只作指挥船,用快艇进行联络,敌人退走就追击,敌人前进就迎战。进退都要根据情况慎重处理,使船队严整有序。敌人移动时要阻碍它,敌人布阵时要袭击它,敌人调整部署时要分割它。敌军武器的种类、车辆和步兵的数量,都必须查明。一面攻击敌船,一面封锁渡口。同时还要把敌兵到来的情况,告知兵民。
火阵:
火阵是古代用于火攻的战斗队形,系古代“十阵”之一。《孙膑兵法·十阵》:“火阵者,所以拔也。”意谓火阵的作用是拔除敌人的营寨。孙膑认为,火攻的方法,沟垒都筑成了,还要再挖一些沟堑,每隔五步,堆放柴草,要疏密均匀,纵火的人不必多,令每人都准备一支纵火用的草把,动作必须敏捷利落。要注意方向,避开下风,以免火烧自己,否则不但不能战胜敌人,反而会因此而失败。若敌处下风,又在低而平坦、野草丛生的地方,火发时,敌全军将士就无处可逃。在此情况下,就可以用火攻,尤其是大风天气,杂草丛生,柴草齐备,敌人营寨,戒备不严,更可以用火攻。
多元圆阵诞生之后,沿用年代较长,直到南北朝还没绝迹。其中典型的代表,是诸葛亮的八阵,其以64格小单位纵横阵列组成,几个小单位组成一个较大的单位,由八个较大的单位和一个中军组合成一个方阵,阵后设24队游骑,机动配合大方阵作战。同敌交战,一些单位担任正面作战,某些单位担任侧击,某些单位为预备力量稳住阵势,阵后的骑兵因势配合进行奇袭或包围,并可因敌方出现的变动做出''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则首尾皆应''的多种变化。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