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笔记/正文
由外国的传教士参加编撰,系统地介绍了欧洲的天文学著作,吸收了欧洲历法的成果的著作是____

 2022年02月17日  阅读 597  评论 0

摘要:问题:由外国的传教士参加编撰,系统地介绍了欧洲的天文学著作,吸收了欧洲历法的成果的著作是____。答案:B、《崇祯历书》。

本题问题:由外国的传教士参加编撰,系统地介绍了欧洲的天文学著作,吸收了欧洲历法的成果的著作是____。

本题选项:

A.《大统历》

B.《崇祯历书》

C.《大明历》

D.《太初历》

正确答案:B.《崇祯历书》

题目来源:山东学习平台

出题单位:山东科技报社

拓展阅读:

《崇祯历书》是一部中国比较全面的介绍欧洲天文学知识的著作,由徐光启、李之藻、李天经、汤若望等人编译。

《崇祯历书》的著书时间从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到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历时5年。

《崇祯历书》包括46种,137卷,全书分节次六目和基本六目,前者是关于历法的,后者是关于天文学理论、天文数学、天文仪器的。

《崇祯历书》中大量引进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明确引入了“地球”的概念,在计算方法上,介绍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在坐标系方面介绍了黄道坐标系。

在编纂过程中,历局聘请来华耶稣会的龙华民(意大利人,参与短期编制)、罗雅谷(葡萄牙人)、邓玉函(瑞士人,参与短期编制)、汤若望(日耳曼人)等人参与译书,编译或节译哥白尼、伽利略、第谷、开普勒等著名欧洲天文学家的著作,从崇祯二年到崇祯七年陆续编成书。

1634年,《崇祯历书》在编完之后,因反对派的干扰与明代晚期的战乱与明代晚期的战乱,并没有立即颁行新历,新历的优劣之争一直持续了10年。

在《明史·历志》中记录了发生过的8次中西天文学的较量,包括日食、月食、木星、水星、火星的运动,最后崇祯帝“已深知西法之密”。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终于下定颁布新历的决心,但颁行《崇祯历书》的命令还没有实施,明朝就已灭亡。

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早期,留在北京城中的汤若望对《崇祯历书》进行了删改、压缩,变为至103卷,其中100卷本《西洋新法历书》被收入《四库全书》。

顺治帝时,避乾隆(弘历)讳,《崇祯历书》更名为《西洋新法历书》,并进呈清政府后,才被采用,并改名《时宪历》,正式颁行。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xuexi/biji/6665.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540
  • 评论0
  • 浏览10113721
排行榜
随机推荐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