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农田灌溉工具的是____。
本题选项:
A.翻车
B.筒车
C.风车
正确答案:C.风车
题目来源:《中国古代农业》(中国商业出版社2015年板)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翻车和筒车是我国古代用于灌溉的两大类水车,翻车,即龙骨车,已知最早的记载是在《后汉书》中,隋唐时代,随着江南圩田的发展,翻车在南方获得推广。
筒车,主要在我国西南那些地势高低相差较大、有湍急水流的地区流行。
风车,是一种吹去稻谷麦类粮食的草屑瘪粒等杂质的工具。故风车不是农田灌概工具。
翻车又名龙骨水车,旧时中国民间灌溉农田用的龙骨水车。为世界上出现最早、流传最久远的农用水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
曹魏时,经过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
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即可灌溉,亦可排涝。
中国古代链传动的最早应用就是在翻车上,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
筒车又称 “天车” 、“竹车” 、“水轮”、“水车”,亦称“水转筒车”,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
据史料记载,筒车发明于隋而盛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种靠水力自动的古老筒车,在家乡郁郁葱葱的山简、溪流间构成了一幅幅远古的田园春色图,为中国古代人民杰出发明。
按照材质分竹筒车和木筒车两种。筒车的水轮直立于河边水中, 轮周斜装若干竹木制小筒, 有达四十二管者。利用水流推动主轮; 轮周小筒次序入水舀满, 至顶倾出, 接以木槽, 导入渠田。
筒车的最早记载见于唐代, 宋以后逐渐推广。南宋张孝祥《于湖居士集》中《竹车》诗云: “转此大法轮, 救汝旱岁苦”。“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功效显著,较人、畜力翻车为优, 一些地区沿用至今。
风车,是一种不需燃料、以风作为能源的动力机械。早期风力机又称风车,现代风力机多指发电用风力机,亦有用于提水灌溉的。
古代的风车,是从船帆发展起来的,它具有6~8副像帆船那样的篷,分布在一根垂直轴的四周,风吹时像走马灯似的绕轴转动,叫走马灯式的风车。这种风车因效率较低,已逐步为具有水平转动轴的木质布蓬风车和其它风车取代,如“立式风车”、“自动旋翼风车”等。
000多年前,中国、巴比伦、波斯等国就已利用古老的风车提水灌溉、碾磨谷物。
12世纪以后,风车在欧洲迅速发展,通过风车(风力发动机)利用风能提水、供暖、制冷、航运、发电等。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