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笔记/正文
2007年12月21日,南宋沉船“____”从广东阳江附近的海底被打捞出水。这艘沉船的发掘,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无法估量的宝贵资料

 2022年02月20日  阅读 491  评论 0

摘要:问题:2007年12月21日,南宋沉船“____”从广东阳江附近的海底被打捞出水。这艘沉船的发掘,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无法估量的宝贵资料。答案:B、南澳一号。

本题问题:2007年12月21日,南宋沉船“____”从广东阳江附近的海底被打捞出水。这艘沉船的发掘,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无法估量的宝贵资料。

本题选项:

A.南海一号

B.南澳一号

正确答案:B.南澳一号

题目来源:《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版)

出题单位:来源

拓展阅读:

2007年,有渔民潜入南澳县海底作业时无意发现了一艘载满瓷器的古沉船。经广东省文物鉴定站鉴定,这批文物主要为明代瓷器。这片海域立即被监控起来,广东省文化厅紧急调集10名水下考古人员组成南澳沉船水下考古队,委派海洋救捞作业船舶赶赴现场,控制沉船点,并向国家文物局、广东省政府作了报告。

在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的协助下,南澳沉船水下考古队对沉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勘探,完成了水下摸探、采集和测绘工作,绘制出外围文物分布图、沉船平面总图和沉船纵、横剖面图,并将此沉船命名为“南海Ⅱ号”。

结合考古勘探资料分析,初步判定该沉船的年代为明万历年间。由于这是南海海域继“南海Ⅰ号”之后,发现的又一艘保存较完好,满载珍贵瓷器的古代沉船,为便于区分。

2007年6月9日省文化厅主持召开的“沉船抢救保护工作汇报会”上,被正式定名为“南澳Ⅰ号”。

2007年,有渔民潜入南澳岛东南三点金海域的乌屿和半潮礁之间的海底作业时,无意发现了一艘载满瓷器的古沉船。

2007年5月25日、26日,南澳县云澳边防派出所根据线报,两次抓获非法打捞水下文物嫌疑人10名,查扣文物138件,其中10件是国家三级文物。经广东省文物鉴定站鉴定,这批文物主要为明代瓷器。

2008年7月21日,按计划汕头“南澳Ⅰ号”打捞船“南天顺”。将满载着出水的万余件文物离开南澳海域,驶往广州。汕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2010年水下考古计划。

汕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打捞的文物会随打捞船运到广州,交由广东省博物馆进行处理、保护。4名云澳边防派出所官兵将随船执行保卫警戒任务,确保万余件船载文物安全万无一失。

2009年9月25日国家文物局将“南海Ⅱ号”更名为“南澳Ⅰ号”。

2009年9月26日,“南澳Ⅰ号”水下考古抢救发掘项目正式启动。广东省博物馆专门调拨的1500万元考古打捞资金已经到位,支持本次打捞行动的广州打捞局“南天马/德华”船组仍未到位,水下考古队潜水打捞设备也不甚充足,20多名水下考古队员也已抵达,因此相信打捞行动并不能在26日打捞仪式启动后有实质性展开。

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打捞方案,本次水下考古工作将采取不同于“南海Ⅰ号”的作业方式。

2009年12月,虽然没有台风影响,但随着冬季临近,打捞海域的风力会逐渐加大,这会对水下考古打捞工作造成难以估计的影响。

2010年已对二号舱、三号舱、四号舱、五号舱内的文物进行发掘。据专家判断,“南澳Ⅰ号”的年代为明嘉靖至万历年间,瓷器主要来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民窑。

2010年5月1日,考古发掘现场首次向媒体公布新出水文物后,到5月9日出水的完整或可复原文物累计已有千余件。

2010年5月9日,“南澳一号”被定级为“2010年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一号工程”。

2010年5月10日,有8箱文物出水,其中主要是陶瓷器,也有部分铁器、铜器等。

2010年5月20日,“南澳Ⅰ号”2号舱文物首次出水。

2010年6月10日,明代沉船“南澳Ⅰ号”出土青花大罐等一批文物,自4月启动水下考古发掘工作以来,出水文物总量已超过4000件。

2010年6月10日上午,“南澳Ⅰ号”上的数十件文物被考古人员打捞出水。包括一个高约30厘米、宽大约20厘米的青花大罐,同时还有一批龙纹罐、釉陶罐、青花瓷大盘、碗、钵、瓶等数十件文物。此次出水的青花大罐保存完好,是所有已出水文物中体量最大的青花瓷器。

2010年6月11日,南澳一号出水最大的青花瓷器。截止到这天,共出水文物四千余件。

2010年7月9日,共出水各类文物10241件。其中瓷器9711件,陶器131件,金属器100件(不含铜钱)。

2011年4月23日,“南澳Ⅰ号第二次大规模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启动,至11月共出水文物9500余件,其中瓷器以福建漳州窑青花为大宗。

2012年5月24日,“南澳Ⅰ号”第三次大规模水下考古发掘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6月4日开始打捞,9月20日结束,古沉船将暂时原址保存。

至2012年9月完成第三轮打捞,共出水文物近3万件。文物基本清理完毕,船的结构也基本确认。发掘出的船载货物中,瓷器最多,其次是陶器、铁器、铜器、锡器等,还有不少于4门火炮和疑似炮弹的圆型凝结物。

“南澳Ⅰ号”古沉船长27米,宽7.8米,共有25个舱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明代沉船里舱位最多的,也是中国发现的第一艘满载“汕头器”的船。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xuexi/biji/6857.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099
  • 评论0
  • 浏览8800054
排行榜
随机推荐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