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海相地层指在海洋环境下沉积的地层,陆相地层指在陆地环境下沉积的地层。判断一个地层是海相的还是陆相的,可依据其____、____、____等标志。
本题选项:
A.沉积构造
B.岩性特征
C.所含化石及矿物
正确答案:A.沉积构造 B.岩性特征 C.所含化石及矿物
题目来源:《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版)
出题单位:暂无
拓展阅读:
海相地层指在海洋环境下沉积的地层,陆相地层指在陆地环境下沉积的地层。判断一个地层是海相的还是陆相的,可依据其沉积构造、岩性特征、所含化石及矿物等标志。
海相地层是指在地层中由海洋状况形成的地层。在中国,最著名的便是在四川盆地的海相地层。在该地层通常有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
海相地层,往往表现出岩相由粗到细又由细到粗的重复变化,这样一次变化称一个沉积旋回,也就是每一套海侵层位和海退层位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
1)中国海相地层的主要发育特点,是以古生代及其前期地层为主,侏罗纪及其以后的海相地层相对较少。具体地说,秦、祁、昆以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海相地层结束于中二叠世,一般是祁连以西略早一些。华南大区普遍有三叠纪海相地层发育,除羌北地区外,海侵历史一般结束于中三叠世或晚三叠世中期,羌北地区直至侏罗纪末才结束其海相地层发育历史。青藏地层大区的中生代普遍为海相地层,新生代以陆相地层为主,仅早期残存部分海相地层。
2)我国稳定型海相地层发育最好,地质时代较长,分布范围较大,后期未遭受大的构造破坏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塔里木-柴达木-走廊地层大区、华北地层大区和扬子地层区,它们的地层组合既有相同特点,又各具特性。
A.华北地层大区的稳定型海相地层,集中于陕、晋、冀、鲁、豫及辽东地区,南、北侧为宽度不大的过渡-活动型地层包围,以中新元古代的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以及早古生代的寒武系和奥陶系为主。南华系、震旦系缺失,下奥陶统以上遭受剥蚀,形成广泛的不同特点的溶蚀带,晚石炭世再次海侵,形成广泛的海相-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早二叠世末海水退出。中、新生代陆相地层集中于鄂尔多斯及黄淮平原。
B.塔里木-柴达木-走廊地层大区的特点与华北相似,周边为过渡-活动型地层包围,稳定型海相地层以古生界为主。南华系冰渍层和震旦系镁质碳酸盐岩有广泛发育。早古生代地层以寒武系—奥陶系为主,志留系部分发育,中志留统以上遭受剥蚀,部分地区有溶蚀带出现,石炭纪再次开始海侵,二叠纪后退出,中、新生代的陆相地层。
C.扬子地层区的海相稳定型地层发育特点,不同于华北、塔里木。震旦系广泛发育,早古生代寒武系—志留系连续完整,发育良好,寒武系底部厚度较大的黑色岩系,是其他地区少见的。中志留世后大面积隆起,晚古生代从晚石炭世开始大面积海侵,二叠系遍及全区。三叠纪海相稳定型地层分布之广,在中国是唯一的。晚印支运动后的陆相地层,集中分布于四川、江汉、苏北等大、中型盆地中。
3)中国的稳定型海相地层和世界各主要地质单元一样,主要发育在构造稳定性好的地台,它们在面积上远远小于北美、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台。我国以华北地台面积最大(170×104km2),扬子地台为120×104km2,塔里木地台为62×104km2,而北美地台的面积是华北的12.5倍,俄罗斯地台是它的5.1倍,阿拉伯地台是它的4.3倍。但稳定型海相地层的厚度反而大于它们相关地层的厚度,这一特点早已为黄汲清(1960)指出,可能表明中国地台的稳定性是相对较低的,因此统称为“准地台”。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