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核磁共振会致癌吗?
本题选项:
A.真的
B.假的
正确答案:假的
出题单位:支付宝·科学辟谣
答题路径:支付宝APP - 搜索 - 医疗健康 - 每日答题得积分
答案解析:核磁共振的规范说法应该是“磁共振成像”(MRI),其中的“核”字指的是人体内的氢原子核,并非是“核辐射”。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是利用强大的磁场作用,记录组织器官内氢原子的原子核运动,再经过计算和处理后获得检查部位的图像。磁共振成像利用的是高能磁场,不会产生放射性辐射,也不会致癌,是一种应用广泛且非常安全的检查手段。
核磁共振检查一般没有核辐射,也不会致癌。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核磁共振检查的核心是磁场和无线电波,是不会对人体产生电离辐射,因此不会对细胞造成损伤,也不会增加患癌风险。核磁共振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不需要开刀或注射放射性物质,也不会造成创伤,核磁共振检查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包括儿童、孕妇以及对辐射敏感的患者,这是因为核磁共振检查不会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任何辐射损伤。所以,核磁共振检查没有核辐射,也不会致癌,是一种安全、无创伤且非常有效的医学检查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核磁共振检查后,应避免食用辣椒、生姜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对胃肠道造成不适,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如炸鸡、巧克力等,可能影响身体的代谢和恢复。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和调节身体机能。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了解潜在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