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猜一猜:古人在年后复工时,也会发放“开工红包”吗?
本题选项:
A.确有记载
B.不可能吧
正确答案:确有记载
题目来源: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3年01月28日 - 答案
答案解析:“利是”也叫“利市”,早在《易经》中就有记载,类似我们今天常说的“红包”。据《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时期,在元宵节的最后一天晚上,临安府尹会到大街上拜会市民,给小商贩们发“利是”,号召大家开工。
“红包”在古时候又叫做“利市”,而“利市”最早在《易经》中就有出现,最初的意思是“买卖所得的利润”。但此时的“利市”只有其意,并未成词。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左转》中就有了“利市”一词,意思是“好买卖”。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唐代,“利市”又引申出了“赏钱”讨吉利的寓意,同时,百姓们为求风调雨顺、生意兴隆,又应运出了利市先官像,并将其贴于大门之上。
从此,“利市”一词就和开门、开工讨吉利扯上了关系。
所以,宋朝起,新年发“开门红包”的习俗就慢慢形成。据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在每年的除夕,皇帝照例会给大家发放“红包”。不仅如此,到了元宵节放花灯的第五夜,也就是元宵节的最后一天,临安府的府尹会坐着小轿,出来拜会市民,轿子前后簇拥着长龙般的队伍,一边敲锣打鼓,很是热闹。
而官府的吏员,会背着装满楮券(即南宋流通的会子)的大麻袋跟在轿后,碰上百姓和做生意的商贩,便给他们派钱,每人数十文,祝他们新年开工大吉、生意兴隆!
可以说,这样的方式不仅增进了彼此双方的感情,也互相讨了个好彩头,确实为节日增添了些许乐趣。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