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成语“出类拔萃”最初是称赞哪位历史人物才德出众?
本题选项:
A.墨子
B.孔子
正确答案:孔子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 - 2024年01月29日 - 答案
答案解析:这则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这是孟子对于孔子的评价,称赞孔子的才德出众,后来人们就常常用“出类拔萃”来形容品质和才能特别优秀的人。
出类拔萃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时期孟子的作品《孟子·公孙丑上》。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超出某一类,高出某一群,用来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具有褒义。它通常用作谓语、宾语、定语,在句子中表达的是超越常人的优秀特质。成语的使用场合包括赞美那些在某一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个人或群体。
此外,成语“出类拔萃”与“超群绝伦”、“鹤立鸡群”等都有相似的含义,都是用来描述一个人或事物的才能或成就远远超过普通人或一般水平。不过,“出类拔萃”更多地用于形容人的品德和才能,而“超群绝伦”则可以用于形容技能和武艺方面的突出,以及“鹤立鸡群”除了可以形容人的才能外,还可以用来比喻一个人的仪表非常突出。
在使用时,应注意“拔”字不应读作“bō”,并且书写时应避免写作“拨”。该成语属于褒义成语,没有近义词,但有反义词如“滥竽充数”、“碌碌无能”等,用以形容缺乏真实才能或不值得称赞的行为。
综上所述,出类拔萃意味着一个人的品德、才能或其他方面的表现远远超过同类,达到了卓越出众的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