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猜一猜:目前来说,我国新闻播音员的语速更接近以下哪个标准?
本题选项:
A.每分钟160字
B.每分钟300字
正确答案:每分钟300字
题目来源: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3年02月22日 - 答案
答案解析:据资料显示,20世纪60年代,我国新闻节目播音员的语速约是每分钟160~180个字,八十年代后加速到220~240个字,九十年代大约260~280个字。如今新闻播音速度仍在加速,已经达到300字以上。
播音员(英语:announcer),或称为播报员,是指从事电台、电视台新闻报道、天气预报等电子媒体节目播音工作的人,而“播报员”一词,通常又特指电视台的播音人员。
播音员是广播电视这新闻性工作的一个环节。新闻的力量在于真实。广播内容通过播音员的声音到达听众耳中,要使听众听来真实可信,播音员的用声必须朴实、自然。
根据《中国播音学》中的定义,播音员是用有声语言及副语言上镜出声,驾驭节目进程的人。
播音员,同模特儿一样,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将信息传达给每个人。就好比模特儿只能体现服饰,不能过度强调自己一样,播音员在播报新闻的时候,一般字正腔圆。所以说,对于一个播音员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自己的语言,形象次之。
播音员播音速度在每分钟300字左右,新闻联播播音员的语速是每分钟280—300字,社论级别的语速是220—250字。
如果这个演讲是严肃场合的,可以考虑普通新闻语速;如果是轻松的,可以稍快一些,比如300左右。
对于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语言,在短时间内(几秒钟内),人耳的接受程度可达每秒七八个字,甚至更多;一般情况下,人耳的接受程度,即辨析率是每秒四五个字,即每分钟240-250字。
超过这个速度一定程度,听者理解辨析就会有一定困难。而且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人对语言理解的能力是不同的。老年人听力差、反应速度慢、记忆力减退,他们的听觉和识辨能力往往不及年轻人,文化水平低的人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一般也赶不上文化水平高的人。所以我们在选择播音语速时要兼顾大多数听众,不能一味求快。
《新闻联播》语速是在每分钟290到300字左右。 语速快慢具有相对性。正常情况下使用汉语表达意义和传播信息,语速约为240个音节每分钟,广播电视新闻播音的语速是在每分钟300 字左右。
来自美国纽约的54岁女子Fran Capo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中语速最快的女子,曾两次打破吉尼斯“快嘴”记录,她能在一分钟内说出超过600个单词,平均每秒能说大概11个词。
加拿大人西恩·夏农,在1995年以23.8秒背诵完《哈姆雷特》中“生还是死”的独白,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2015年,我国相声演员方清平在BTV春晚《语速达人》节目中以20.5秒狂飙183个字超音速演绎《木兰辞》,登上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刷新了之前由西恩·夏农等人创造的纪录。
个体的语速受社会文化、社会环境、个人思维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据统计,中央电视台部分新闻播音员语每分钟播音字数如下:邢质斌329,张宏民350,李瑞英265,李修平343,罗京280,徐俐340。 《新闻联播》是中国面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新闻窗口,因此对主持人的要求也非常苛刻。
以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规定,是播音员要在1分钟之内念完180个字,而现在《新闻联播》随着信息量增大,一分钟的要求是300个字。
为《新闻联播》配音更多地向‘说’新闻的方向靠拢,声音要和画面贴合。另外,语言的节奏也与广播不太一样,需要更快、更紧凑。把声音作弱化处理,配合画面提高完整性。总结起来,就是提语速(快)、降语调(稳)、贴画面(准)。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