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古代“更夫”的主要职责是?
本题选项:
A.巡夜报时
B.抬轿子
正确答案:巡夜报时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5年07月16日 - 答案
答案解析:我国古代没有钟表等报时工具,只有靠看太阳、燃香、鸡打鸣等方法来定时。为了能在晚上准确报时,就出现了“更夫”这种职业。更夫手拿竹筒或铜锣,以敲梆子、敲铜锣方式巡夜报时。
更夫,也称打更的,正统的说法是“巡夜的”或“守夜人”,是指夜里敲更报时巡夜的人。
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是将一个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人们在城镇的高楼、寺庙之内设置漏壶,由专人守夜观察,按时敲击钟鼓通报。一夜分为五更,从晚上19点到翌日5点,每两小时为一个更次。每到一更,值夜人就在鼓楼内敲击一次,是谓打更。
更夫的历史源远流长,起源于原始的巫术,主要起驱鬼的作用。
自汉代直到宋、元,更夫、巡更的、扫街的都是由市井里正、地保等城镇中最小的管理者出面雇用、管理,从管理费中支付酬劳。
到了明代,巡更这一行归于丐帮,多数是由老弱病残的穷人充任。到了清朝,为了加强管理,便从治安缉盗方面强调巡更的作用。巡更的也多用身体强壮、手脚麻利的警觉之人,待遇也提高了一些。民国时期,科学发达,钟表普及,更夫这一行也就逐步被淘汰了。
更夫是那个时代很不起眼但又非常重要的角色。入夜,城门关闭后,打更开始,鸡叫后才能睡觉。那时人们很少有钟表,更夫使城内的居民知道时辰。如果城里发生火烛,最先报警的肯定是更夫,更夫边敲铜锣边呼喊,叫人救火。更夫在打更时发现异常情况,他也会敲铜锣报警,或告诫居民提高警惕。政府一些文告的大致内容,也经更夫之口向群众传播。更夫是那个时代城里所具有的特色,同时也是非常辛苦的职业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