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问题:大别山民歌是流传于哪个地方的传统民歌?答案:安徽皖西地区。
今日问题:大别山民歌是流传于哪个地方的传统民歌?
本题选项:
A.川渝地区
B.安徽皖西地区
正确答案:安徽皖西地区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5年10月26日 - 答案

答案解析:大别山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大别山民歌是安徽皖西地区流传的传统民歌,形式主要有山歌、茶歌、秧歌、排歌、小调、劳动号子。它具有地域特色,体现山水相依的环境特征。大别山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承载着当地人民的生活记忆和情感,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随着时代发展,其传承面临挑战。如今,相关部门和民间力量正努力保护和传承,让这一文化瑰宝能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
大别山民歌,流行于安徽省六安市地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安徽省六安地区,大别山纵横千里,淮河水穿境而过,流布在这一带的皖西大别山民歌因山而生,藉水而传,代代相沿,生生不息。
大别山民歌音乐与六安悠久的历史密不可分,它由上古时期的部落民谣发展演变而来,内容有反映古代社会历史的,如皋陶执法、大禹治水、楚汉之争等;有反映近现代革命、劳动、生活状况的,如辛亥革命、红军起义等;还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活、生产及各个历史时期六安风土人情的,其中以《挣颈红》、《慢赶牛》等传统民歌和《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等革命民歌最有影响。
大别山民歌以山歌、茶歌、秧歌、排歌、小调、劳动号子为主,其曲调以山歌的粗犷豪放风格为主体,同时辅之以淮河流域小调、秧歌、门歌等的抒情悠扬。山歌的基本调式音域较宽,而小调音域则不甚宽。山歌旋律变化多端,以激昂呐喊为主,辅以舒缓的曲调;而小调节奏变化不多,有固定的模式,相对比较稳定。
皖西大别山民歌在发展中汲取了通过水路传来的其他不同形式民歌的艺术因素,同时又不失自身的山歌特色。它通过历代不断的传唱记录了一些社会发展的历史印迹和地方民众的生活状况,具有较高的社会历史与民间艺术研究价值。大别山民歌有一批代表性的传承人。目前,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老一辈歌手大多已不在人世,中年歌手忙于生计,少有传唱活动,即使有年轻人愿意传承大别山民歌,也往往因找不到第一手资料而无法学习。在此状况下,许多优秀的皖西大别山民歌濒临失传,亟待抢救。
大别山民歌由上古时期的部落民谣发展演变而来,其曲调高亢洒脱,颇能体现出山歌的粗犷与豪放之感,同时还吸收了淮河流域的小调、秧歌等婉转悠扬的曲调,使得旋律高低错落起伏有致。
2008年6月7日,安徽省六安市申报的“大别山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77。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