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下列哪种食物有“天然抗生素”之称?
本题选项:
A.大蒜
B.西葫芦
正确答案:大蒜
出题单位:支付宝·支付宝运动
答题路径:支付宝APP - 搜索 - 支付宝运动 - 运动问答
答案解析:大蒜中含有大蒜素,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抑制多种细菌,有“天然抗生素”之称。西葫芦含有维生素、膳食纤维等,通常不具备像大蒜这样的抗菌特性。
大蒜素(Allicin)是从葱科葱属植物大蒜的鳞茎(大蒜头)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硫化合物,也存在于洋葱和其他葱科植物中,学名为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化学式为C6H10OS2。固体剂为白色至浅黄色流动性粉末,液体剂为淡黄色到棕色挥发性油状液体,具有浓烈的大蒜气味,蒸馏时分解,水溶液放置形成油状沉淀。不溶于甘油、丙二醇等,可与乙醇、氯仿、醚、苯混合。对碱不稳定,对酸稳定。溶液遇热时很快失效。
大蒜素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在极低浓度时即可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霉菌、病毒、原虫、蛲虫等也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抑制效果明显。农业上用作杀虫、杀菌剂,也用于饲料、食品、医药上。
大蒜素,化学名称为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也称蒜素,化学式为C6H10S2O。大蒜素不稳定,遇热或碱即失去抗菌活性,但不受稀酸影响。新鲜大蒜中并没有大蒜素,只含有蒜氨酸 (alliin)。当大蒜被切开或粉碎后,大蒜中的内源酶即蒜氨酸酶被激活,催化蒜氨酸分解合成为大蒜素。
大蒜素,为淡黄色粉末或淡黄色油状液体,一般有较浓的气味。熔点25℃,沸点248.6,密度1.148g/cm3,折光率1.561。溶于乙醇、氯仿或乙醚。水中溶解度2.5%(10℃),其水溶液pH值为6.5,静置时有油状物沉淀物形成。与乙醇,乙醚及苯可互溶。对热碱不稳定,对酸稳定。由大蒜氨酸在大蒜酶作用下转化产生。存在于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中,也存在于葱的鳞茎中,具有强烈的大蒜臭,味辣。
生物化学分析证明,新鲜大蒜中并不含有大蒜素,而含有它的前体-蒜氨酸。蒜氨酸以不稳定无臭的形式存在于大蒜中。试验证明,鲜大蒜中存在的蒜氨酸受冲击(切片或破碎)后蒜酶活化,催化蒜氨酸形成大蒜素,大蒜素进一步分解后形成具有强烈臭味的硫化物。大蒜采用不同溶剂,控制不同条件会得到不同的产物。据此机制可选择适当的溶剂,控制反应条件,实现既脱臭又保存其有效成分的大蒜原液,进而加工成大蒜系列产品。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