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成语“滥竽充数”中的“竽”是一种什么乐器?
本题选项:
A.弹拨乐器
B.吹奏乐器
正确答案:吹奏乐器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 - 2025年03月29日 - 答案
答案解析:“竽”是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在我国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被尊为“五音之长”,广为流行。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出自齐国,当时太平盛世,百姓都喜欢演奏乐器作为娱乐,竽也是流行乐器之一。
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簧管乐器,形似笙而略大,属于匏类乐器,常用于宫廷雅乐和祭祀仪式中。
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簧管乐器,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竽的外形与笙相似,但体积更大。它通常由多根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排列成一圈,底部用葫芦或木料制成的斗子作为共鸣腔。早期的竽有36根管,后来逐渐减少到22或23根管。
原三十六管,后减至二十三管,通高78厘米。竽斗、竽嘴木制,髹绛色漆。设二十二根管,系用直径约0.8厘米的竹管刮制而成,最长者78厘米、最短者14厘米。分前后两排插在竽斗上,每排十一根,用四至五道篾箍加以固定。上端系一条绛色罗绮带为饰。前排一根长竽管上端插有一个角质的“塞”。此竽管及其相邻一根长竽管下端都有两个按音孔,靠近两管内侧的竽斗上有两圆孔。后排两根长管也同此情形。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