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笔记/正文
使用生物武器杀伤人、畜及农作物的军事行动叫____

 2022年10月06日  阅读 348  评论 0

摘要:问题:使用生物武器杀伤人、畜及农作物的军事行动叫____。答案:化学战。

本题问题:使用生物武器杀伤人、畜及农作物的军事行动叫____。

本题选项:

A.化学战

B.生物战

正确答案:化学战

题目来源:《国防科技奥秘》(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版)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使用生物武器杀伤人、畜及农作物的军事行动叫化学战。

化学战是使用化学武器杀伤人畜,毁坏作物、森林的作战。它通过毒剂的多种中毒途径及在一定的染毒空间和毒害时间内所产生的战斗效应,杀伤、疲惫和迟滞对方军队,以达到预定的军事目的。

化学战受天候、地形的影响较大。它只对缺少防护装备,防护组织不健全,措施不严密,训练素质差的军队产生重大杀伤作用。

在战争中使用毒物自古有之,公元前5世纪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人曾使用燃烧硫磺等方法产生有刺激的毒烟,攻击雅典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化学工业飞速发展,使毒物大量使用于战争成为可能。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于1915年4月22日在伊普尔战役中对英、法联军阵地吹放氯气,造成对方重大伤亡,始开化学战先例。随后,英、法等国军队相继使用化学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曾多次使用化学毒剂,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50年代以来,美国在侵略朝鲜、越南的战争中,也使用过化学武器。尤其是在侵越战争中,美军将大量植物杀伤剂及固态刺激剂投放到对方的战略后方。

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中,双方都使用了化学武器,化学战进行了6年,两伊战场成为现代化学武器最大的试验场。在化学战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化学毒剂。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作为毒剂使用过的物质共有100余种。主要有沙林、梭曼等神经性毒剂,通过破坏人体神经系统正常功能致人于死地;氢氰酸、氯化氰等全身中毒性毒剂,破坏组织细胞氧化功能,引起全身组织缺氧,同时发生中毒现象;氯气等窒息性毒剂,能引起肺水肿;芥子气、路易氏气等糜烂性毒剂,通过呼吸道和外露皮肤侵入人体,使皮肤糜烂坏死;苯氯乙酮、亚当氏气等刺激剂,强烈刺激眼、鼻、咽喉和上呼吸道黏膜或皮肤,使之失去正常反应能力;毕兹等失能性毒剂,造成受袭者思维和行动功能障碍;能使植物脱叶、枯萎的植物杀伤剂等。

化学战受天候、地形影响较大。使用化学战手段一般采用隐蔽集中地实施突然袭击,时间一般限定在1分钟以内,使对方在未发现毒剂或采取防护措施之前就遭杀伤。

为达成突然、大量、集中地使用化学武器,主要措施是秘密制定计划,采取伪装和欺骗措施,在极短时间内,以数量充足而有效的武器系统实施袭击。

化学战可造成大规模杀伤,并对人类环境和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受到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与彻底销毁化学武器。

1929年8月7日,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宣布承认1925年日内瓦关于《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

1952年7月13日,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该议定书有利于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巩固,并且是符合于人道主义原则的,兹特决定:予以承认,并在各国对于该议定书互相遵守的原则下,予以严格执行。”

1992年9月3日,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达成《禁止化学武器公约》,11月在联合国大会通过。

1993年1月,中国政府正式签署该公约。

到2014年4月,已有190个国家签署。但是,拥有化学武器的国家已有的化学战剂并未彻底销毁,二元化学战剂、天然毒素等新型化学武器的研制仍在秘密进行,化学战的威胁将仍然存在。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xuexi/biji/13492.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099
  • 评论0
  • 浏览8800054
排行榜
随机推荐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