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在会上鲜明提···

2022-10-11:06:10:10 阅读 367 评论 0

摘要:问题: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在会上鲜明提出“____”的方针,呼吁各国撇开分歧,为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合作,受到与会各国的赞同,打开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广泛交往的大门。答案:求同存异。...

本题问题: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在会上鲜明提出“____”的方针,呼吁各国撇开分歧,为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合作,受到与会各国的赞同,打开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广泛交往的大门。

本题选项:

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正确答案:求同存异

题目来源:《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版)

推荐单位:河北学习平台

出题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

拓展阅读:

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在会上鲜明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呼吁各国撇开分歧,为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合作,受到与会各国的赞同,打开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广泛交往的大门。

在1955年4月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基本方针。得到了与会绝大多数国家代表的支持和拥护。“求同存异”从此也成为中国政府在外交方面一直倡导的方针。

1954年4月,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五国总理在锡兰首都科伦坡举行会议,倡议召开亚非会议,讨论亚非地区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12月底,五国总理再次在印度尼西亚茂物举行会议,决定正式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29个亚非国家,于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亚非会议。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群山环抱的秀丽城市万隆举行。这是亚非地区举行的没有殖民主义者参加的第一次历史盛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在大会发言,阐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政策,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国普遍接受,为会议成功奠定了基础。亚非会议是亚非各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次会议后来又被称为“万隆会议”。

亚非会议是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五国于1954年12月29日联合发起的,共有29个亚非国家参加。除5个发起国外,与会者还有18个亚洲国家和6个非洲国家。它们是:阿富汗、柬埔寨、中国、埃及、埃塞俄比亚、黄金海岸(今加纳)、伊朗、伊拉克、日本、约旦、老挝、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尼泊尔、菲律宾、沙特阿拉伯、苏丹、叙利亚、泰国、土耳其、越南、南越和也门。

此次万隆会议是由亚非国家发起,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它反映了在20世纪殖民主义制度总崩溃的趋势下,亚非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友好合作的共同愿望和要求。中国是亚非地区最大国家,本着为“争取扩大世界和平统一战线,促进民族独立运动,并为建立和加强我国同若干亚非国家的事务和外交关系创造条件”的原则,接受了五国总理的邀请。

中国政府还看到,在这些国家中,除了一些周边国家同中国有外交关系或贸易关系外,另有22个国家或与台湾当局保持着所谓的“外交关系”,或在美国的影响和控制下对中国存在着很大的误解和疑虑,特别是某些在朝鲜战争中与美国结盟的国家对中国的对立情绪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出席这次会议,以最大的诚意和耐心去寻求与这些国家的共同点,消除它们的疑虑,争取它们的信任,使它们逐步理解并支持中国,也是十分必要的。

会议前夕,中国代表团包租的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于4月11日飞离香港后中途爆炸坠毁,机上中国和越南代表团工作人员和随同前往的中外记者11人全部遇难。事后查明,这是台湾特务机关针对亚非会议,以周恩来为目标制造的一起政治谋杀案。周恩来因应邀访问缅甸,并未搭乘这一包机。中国政府一方面对这一破坏活动给以揭露和谴责,另一方面表示要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亚非团结的精神,反击帝国主义的挑战,确保亚非会议的胜利召开。

1955年4月18日,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的独立大厦开幕,故这次会议也称作万隆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29个国家中的代表团,代表着超过当时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中国代表团由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领,代表团成员有副总理陈毅等。

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一天半的公开大会,由各国代表团团长作一般性发言。虽然绝大多数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和平友好的诉求和对殖民主义的憎恨,但一些矛盾和分歧也开始暴露出来,核心问题是亚非新兴民族国家究竟应如何处理与相互对峙的两大阵营的关系。在发言中,有的国家的代表攻击共产主义是一种“颠覆性的宗教”,认为苏联在东欧实行的是“新式的殖民主义”,有的国家的代表则因一些具体问题表示了对中国的疑虑。会场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人们十分担心大会将因此爆发激烈的争论。

在会议很可能走上歧路的关键时刻,中国代表团审时度势,采取正确的对策。按照大会原来的安排,19日上午应由周恩来首先发言,但他放弃了这个机会,继续倾听其他代表的发言。当日下午,周恩来决定登台讲话。这立即引起各国代表和记者们的极大关注。

周恩来没有宣读原先准备好的发言稿,而是将原稿油印散发,另作一个补充发言。他开门见山地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他强调“求同”而不是“立异”,说明亚非各国的共同基础就是“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他表示,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存在,“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中国“准备在坚守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亚非各国,乃至世界各国,首先是我们的邻邦,建立正常关系。”最后,他说:“让我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努力吧!”

周恩来的发言,超乎与会代表和记者们的意料。他没有直接驳斥对共产主义的攻击和对中国的责难,却巧妙地阐述了中国的原则和立场,宽容大度地体现了和解的精神,当场获得绝大多数国家代表的赞同。这篇利用午休时间赶写的演说词,使两天来大会的紧张气氛顿时缓和下来,形成了会议的第一个高潮。

随后四天的会议基本是秘密进行的,由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委员会分别商讨各有关实质性问题,并起草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决议与宣言,以及会议最后公报。会上形成两派观点:一派支持中立主义,赞成与共产主义共处;另一派支持所谓集体防御,主张与西方结盟来反对共产主义。许多代表见两派各执己见,悲观地认为会议已陷入僵局,达不成协议了。尽管中国实际处在矛盾的焦点上,但周恩来沉着冷静,经过几天的观察,于4月23日在政治委员会会议上又一次发言。

他说,我们应该以要求和平合作为共同基础,来解决现在正在讨论的问题。中国不赞成在世界上造成对立的军事同盟,反对针对共产主义的“集体防御”;主张亚非国家“撇开不同的思想意识,不同的国家制度”“进行国际合作,求得集体和平”。他建议,为避免误解,可以使用联合国宪章中的“和平相处”一词代替“和平共处”一词;五项原则的写法也可以修改,项目可以增减。然后,周恩来提出作为中国代表团议案的七点“和平宣言”,并说明这七点来自各代表团提案中大家都能同意的东西。在解释每一条时,他都谈了中国的邻邦所关心的一些问题,以消除他们的疑虑。这篇发言再次打破僵局,促使争论各方达成协议,把会议推向最高潮。

4月24日下午,在长时间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大会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公报》吸收了中国代表团的建议,形成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24日晚,历时一周的亚非会议胜利闭幕。

参加亚非会议,是新中国走上国际政治舞台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在万隆,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为促使亚非会议的成功作出了举世公认的巨大贡献。同时,中国代表团积极开展会外交往,与各国代表团举行广泛的谅解性会晤。亚非会议的成功,标志着亚非国家作为战后世界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国际舞台,也标志着中国打开了与亚非国家广泛交往的大门。

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万隆会议。代表团的其他成员还有:代表陈毅、叶季壮、章汉夫、黄镇,顾问廖承志、杨奇清、乔冠华、陈家康、黄华、达浦生,秘书长王倬如。

由于长期遭受殖民主义的统治,承受了殖民统治遗留下的一些历史争端和政治偏见的影响,与会国家之间难以避免地存在着一些误解和隔阂。没有资格参加会议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国家,也在会外巴望这次会议发生争吵而一事无成。

周恩来总理以高瞻远瞩、胸怀博大的伟大政治家风度,高举和平、团结、反帝、反殖、友好合作的旗帜,坚持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的原则,化解了矛盾,排除了障碍,赢得了朋友,为会议在极其复杂的形势下取得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万隆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公报包含了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国人民问题以及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等广泛内容。

公报在《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它们是:

(1)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2)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3)承认一切种族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

(4)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

(5)尊重每一国家按照《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

(6)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

(7)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8)按照《联合国宪章》,通过如谈判、调停、仲裁或司法解决等和平方法以及有关方面自己选择的任何其他和平方法来解决一切国际争端。

(9)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

(10)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万隆会议十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

万隆会议是第一次由亚非国家发起召开和自己作主的国际会议。会议本着求同存异、平等协商的原则,为国际社会确立了处理国际关系的一系列准则。这次会议所体现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合作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而载入史册。

万隆会议标志着亚非人民的觉醒和团结,它为不结盟运动的诞生铺平道路,对发展中国家为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推动南南合作所作的努力给予极大的鼓舞。40多年来,它激励着各国人民为自由和独立而斗争。

本站名称:鸭先知博客

本文标题: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在会上鲜明提出“____”的方针,呼吁各国撇开分歧,为反对殖民···

本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xuexi/biji/137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由鸭先知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 1.5W+
  • 评论 0
  • 浏览 2.0W+
  • 友情链接:
Processed in 1.192337 second(s).
Copyright @ 2020-2022 鸭先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