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笔记/正文
马克思批判了____对物质世界的直观、消极的理解,强调要从能动的实践出发去把握客观世界的意义

 2023年01月23日  阅读 298  评论 0

摘要:问题:马克思批判了____对物质世界的直观、消极的理解,强调要从能动的实践出发去把握客观世界的意义。答案:唯心主义。

本题问题:马克思批判了____对物质世界的直观、消极的理解,强调要从能动的实践出发去把握客观世界的意义。

本题选项:

A.唯心主义

B.旧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唯心主义

题目来源:参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马克思批判了唯心主义对物质世界的直观、消极的理解,强调要从能动的实践出发去把握客观世界的意义。

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对物质世界的直观、消极的理解,强调要从能动的实践出发去把握现实世界。恩格斯总结了19世纪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对物质概念作了初步概括:“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这一界定继承和汲取了以往唯物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实现了物质定义的科学化,表明了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是与实践的观点内在统一的。列宁指出,“对象、物、物体是在我们之外、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着的,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这个结论是由一切人在生动的人类实践中作出来的”。人类的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活动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在物质概念上的重大变革是通过实践的发现揭示了社会存在,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将物质概念局限在自然领域的缺陷,把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领域的庇护所中彻底驱除出去。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现实存在着的自然与社会存在中抽象出了其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马克思主义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和规定物质的,物质最本质的规定是客观实在性,这就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以及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所以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原。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实在是可以被认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世界上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建立了统一说明自然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统一。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xuexi/biji/17889.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099
  • 评论0
  • 浏览8800054
排行榜
随机推荐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