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三湘”是湖南的代称,“三湘”原指____。
本题选项:
A.潇湘、沉湘、湖湘
B.湘南、湘中、湘北
C.潇湘、蒸湘、沅湘
正确答案:潇湘、蒸湘、沅湘
题目来源:
推荐单位:湖南学习平台
出题单位: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
拓展阅读:
三湘,湖南别称。“三湘”是“潇湘”、“蒸湘”、“沅湘”的简称。
三湘是湖南代称三湘原指湖南的地理环境,引申于“三湘四水”一词。关于“三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如下:
1、湖南湘乡、湘潭、湘阴(或湘源),合称三湘。但湘潭、湘乡、湘阴分布在湘北、湘中,也无法概括湖南全省。
2、指沅湘、潇湘、资湘。此说是因为漓水南流入注珠江,不属湘江水系;而蒸水短小,还不如耒水、洣水、舂水、渌水、涟水,所以去掉漓、蒸二湘,留下潇湘。
3、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区的总称。虽然这种说法比前两种说法涵盖的地域范围要广,但又把湘中、湘东遗漏了,因此也不能概括湖南全省。
“三湘”得名虽然有很多说法,但大多是附庸风雅,其实“三湘”与“四水”合称,都是指湖南的地理环境。四水指湘资沅澧四条河流,且以最大的河流湘江而简称“湘”;三湘则是指秦灭楚时,湖南境域内基本就是楚之三郡洞庭郡(湘中)、黔中郡(湘西)和苍梧郡(湘南)。秦灭楚后将洞庭郡和苍梧郡合而为一,成为长沙郡,合楚之黔中郡和巫郡为秦黔中郡。后世以湖南境域基本为楚之三郡而称为三湘。任何经过文人再加工的解释内容,都只是原始含义的引申。
由于洞庭湖地处湖南北部偏东,地形以湖泊、平原、丘陵为主,明显不同于西边和南边的崇山峻岭。这样,洞庭湖辐射区域是湖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名为“湘中”;西部雪峰山脉名为“湘西”,南部靠近南岭山脉名为“湘南”。注意,“三湘”概念里是没有湘北湘东的,地理上靠北的长沙益阳岳阳等,历史上都是称湘中。湖南在历史上全省曾分为三道,民国3年(1914年),湖南分为湘江道(驻长沙县)、衡阳道(驻衡阳县)、武陵道(驻常德县)和辰沅道(驻凤凰县,后迁至芷江)。民国5年,省府裁撤武陵道,这时全省分为三道,一直延续到道制取消。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