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康有为曾经盛赞____有“十美”:一曰笔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
本题选项:
A.草书体
B.魏书体
正确答案:魏书体
题目来源:参见《中国书法史》(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2年版)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康有为曾经盛赞魏书体有“十美”:一曰笔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
魏书体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魏碑体,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为了提倡汉化所创建的一种字体,是介于汉晋隶书和唐楷间的独特风格的新书体。清朝的康有为大力推崇魏碑体,使得魏碑名声大噪。
魏书体,又称为龙门体,是因为其代表作为龙门石窟一千方左右的北魏造像题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二十方,被称为龙门二十品,包括《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像记》《一弗为亡夫张元祖造像题记》《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等等。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仅有一品位于第660窟(慈香窑)。
北朝碑刻书法具有共同风格, 世称“北碑体”、“北体”、“魏碑体”、“魏体”等。魏碑楷书字体风格多样, 富于变化, 不拘法则;点画形态丰富且多变, 掺杂有浓厚的隶意;横画起笔时先竖向写, 竖画起笔时先横向写, 体现出中国书法理论自古崇尚的“中和”之美;字形面貌明显受到刊刻工具的影响, 呈现出方整峻厉的风格。章法上字字独立, 无明显呼应和连贯。魏碑, 是在汉隶的基础上渐渐演变的楷书体。虽是楷书, 却融篆势隶意, 草情等众妙于其调。魏碑表现出由隶书向典型的楷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过渡因素。
魏晋之际已经有了楷书, 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黄庭经》等楷书作品已然是比较成熟的楷书。北朝和南朝碑刻的书法风格不一样。钟繇和王羲之完成了部分由隶变楷的过程。同时由于当时晋室南渡北魏的民间书法家们没有继承多少他们的成果, 而是遵循原来民间书法的发展轨迹, 直接从汉魏时期的隶书演变而来。
它和南朝碑刻相比, 清朝书论家刘熙载认为“南书温雅, 北书雄健”;与唐楷相比, 唐楷注重法度, 用笔和结体趋于规范统一, 魏碑则用笔任意挥洒, 结体因势赋形, 不受拘束。魏碑属于楷书的一种, 魏楷和晋朝楷书、唐朝楷书并称三大楷书字体。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