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政热点/正文
图片中是剧毒菌菇____,俗名“火炭菌”。误食此菌会导致横纹肌溶解,误食后发病快,在1小时内出现症状,开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现象,24小时后,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胸闷、心悸,呼

 2024年03月27日  阅读 132  评论 0

摘要:问题:图片中是剧毒菌菇____,俗名“火炭菌”。误食此菌会导致横纹肌溶解,误食后发病快,在1小时内出现症状,开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现象,24小时后,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血尿或血红蛋白尿,出现酱油色尿液。答案:亚稀褶红菇。

本题问题:图片中是剧毒菌菇____,俗名“火炭菌”。误食此菌会导致横纹肌溶解,误食后发病快,在1小时内出现症状,开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现象,24小时后,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血尿或血红蛋白尿,出现酱油色尿液。

本题选项:

A.亚稀褶红菇

B.残托斑鹅膏菌

正确答案:亚稀褶红菇

题目来源:参见《现代食用菌生产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官网

拓展阅读:

图片中是剧毒菌菇亚稀褶红菇,俗名“火炭菌”。误食此菌会导致横纹肌溶解,误食后发病快,在小时内出现症状,开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现象,24小时后,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血尿或血红蛋白尿,出现酱油色尿液。生化指标表现为肌酸激酶CK急剧上升,高的达到数万至十万单位以上。

图片中是剧毒菌菇亚稀褶红菇,俗名“火炭菌”

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是广西省中毒最严重的毒菌品种之一,主要引起横纹肌溶解型症状,历年来已造成我省多人中毒、多人死亡事件,导致中毒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该菌与当地百姓经常采食的红菇属中的其他种类如稀褶红菇、密褶红菇外观极为相似,很难从外观形态上将它们区分开来。需要专业人员结合显微镜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才能进行准确鉴别,建议这类菌子最好不要食用。因此,预防亚稀褶红菇中毒的最佳办法是最好不要采食这类菌子!

亚稀褶红菇的菌体中等大小。菌盖表面呈灰白色、浅灰色至煤灰黑色,成熟后常向上反卷,边缘无条棱。菌肉呈白色,受伤后易变红色而不再变黑色。菌褶白色,受伤后变红色,菌褶厚,稍密至稍稀疏,不等长,脆而易碎,直生(菌褶与菌柄相连)。菌柄粗短,圆柱形,污白色、浅灰白色至灰黑色。成熟过老后整个菌体都会变成煤黑色。


亚稀褶红菇是常见剧毒蘑菇,到死率70%,炒一盘给狗试毒,15分钟死翘翘,6至9月生长在针阔混交林地上。该种与稀褶红菇和密褶红菇受伤后均先变为红色,后变为黑色。完全干燥后稀褶红菇和密褶红菇完全变为黑色,而亚稀褶红菇至少部分菌褶不会变为黑色。

子实体中到大型,菌盖直径6-12cm,成熟后菌盖向上翻卷,中部下凹,呈漏斗状,菌盖表面呈灰白色、浅灰色至灰褐色,菌盖边缘无沟纹;菌肉和菌褶均为白色,受伤后易变红色;菌褶厚,稍密至稍稀疏,不等长,直生,脆而易碎;菌柄浅灰色,粗短,一般为5-9cm,菌柄内部松软。

亚稀褶红菇号称蘑菇杀手!亚稀褶红菇在外观上与老百姓经常采食的红菇属其他灰褐色可食用种类极为相似,如“火炭菌”稀褶红菇和密褶红菇。

它们主要外观识别特征是:稀褶红菇的菌褶较稀疏,密褶红菇的菌褶较密,而亚稀褶红菇的菌褶疏密介于两者之间。但疏密是相对的,没有对比的情况下很难判断。

在野外,这三种红菇可以生长在同一环境中,采集者单从外观特征很难将它们区分开来,因此很容易导致误食亚稀褶红菇中毒!

亚稀褶红菇的中毒类型为横纹肌溶解型,误食后发病较快,一般10分钟到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24小时后出现全身乏力,肌肉痉挛性疼痛,明显的腰背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血尿或酱油色尿液;肌酸激酶急剧上升,达数万或数十万单位,严重者最后导致多器官衰竭而亡,是我国主要引起横纹肌溶解型的品种,中毒后立即就医,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只能对症处理。


我们可以食用的叫密褶红菇和稀褶红菇,不可食用的叫亚稀褶红菇,但它们从外观上真的很难区分,唯一可以区分的点就是菌子背面的褶子,是密的、稀的,还是位于中间的,所以叫密褶、稀褶、亚稀褶。没有参照对象的情况下,这个真的很难辨别,只能说如果不确定、不熟悉,就不要吃。

医生建议,大家吃野生菌时一定要万分小心,不摘、不买、不吃来历不明的野生菌,食用野生菌后一旦有中毒症状或反应,一定要及时催吐并前往医院就诊。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xuexi/shizhen/23447.html

  相关推荐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099
  • 评论0
  • 浏览8800054
排行榜
随机推荐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