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问题:中国人庆祝元宵节讲求一个“闹____”字,所以有“____元宵”一说。其中有两重含义:一是元宵节正值初春,大地未完全回暖,需要通过人们的喧闹,让大地苏醒,由此获得生命力,祈求农业丰收;二是聚集人气,振奋精神,营造社会太平、家庭和谐的氛围。
正确答案:闹 闹
题目来源:暂无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中国人庆祝元宵节讲求一个“闹”字,所以有“闹元宵”一说。其中有两重含义:一是元宵节正值初春,大地未完全回暖,需要通过人们的喧闹,让大地苏醒,由此获得生命力,祈求农业丰收;二是聚集人气,振奋精神,营造社会太平、家庭和谐的氛围。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十五闹元宵”。
一个“闹”字,说尽了元宵节的高潮迭起和欢腾喜庆,这是一年当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年中第一个“金吾不禁之夜”。
看灯,是“闹”元宵第一个必备因素。元宵节,道家称为“上元节”,民间更习惯叫“灯节”。元宵节的最大特色,就是张灯结彩、君民同乐。
灯节热闹成啥样?从古代文学典籍中可以一窥究竟。《西游记》第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观灯”中,特别描述了灯市的盛况,“雪花灯,梅花灯,春冰剪碎”、“核桃灯,荷花灯,灯楼高挂”、“虾儿灯,鳖儿灯,棚前高弄”、“鹰儿灯,凤儿灯,相连相并”。
除此而外,水浒传、红楼梦中,也都将元宵节的观灯日子,如宋江借上元灯节觐见皇帝、甄士隐元宵灯节丢了英莲引出一场大火,作为引出重要情节的桥段进行描写,可见历代文人墨客对元宵节的重视程度。
除了灯火,焰火也是正月十五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想尽办法发挥它的娱乐喜庆效应,制作成各色烟花火炮,只为增添节日气氛。《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了元宵节放花炮的情景,果然是热闹无比,
中国人的节日,怎么少的了美食相伴,正月十五的吃上元宵、汤圆,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 糖, 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汤团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备美食。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