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问题: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海顿,被称为“____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
正确答案:交响乐
题目来源:暂无
出题单位:暂无
拓展阅读:
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
约瑟夫·海顿被后人推崇为“交响曲之父”与“弦乐四重奏之父”。其实,无论交响曲还是弦乐四重奏都不是由他首创,不过,这两个尊称却并过誉,因为正是在他的培植下,这两种重要的器乐曲体裁才从草创进入了成熟阶段。
海顿并不是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的创始人,但却被冠以这两个名号,当然是有其原因的。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JosephHaydn,1732—1809),出生于奥地利靠近匈牙利的边境小镇罗劳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乡间轮匠,母亲是宫廷厨娘。
自幼接触到奥地利民间音乐和教堂音乐,8岁成为维也纳圣斯蒂芬教堂唱诗班男童,演唱弥撒曲,并成为唱诗班台柱子;17岁被教堂借故(说他变声)开除,露宿维也纳街头;23岁创作第一首四重奏;25岁获第一份工作;28岁起担任艾斯特哈奇亲王府宫廷乐师。
在亲王府第,海顿过的生活相当于高级仆役,属于“工匠艺人”,并可以专心于音乐创作。1790年,海顿离开艾斯特哈奇亲王府。在63、66岁时两度前往伦敦指挥和创作,成为名副其实的自由作曲家。根据海顿的生活经历,他的创作分为四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他一直走着一条不断成长但从不衰老的音乐道路:早期阶段,是他从事音乐创作活动的开端,至18世纪60年代末,其主要是一些习作。
稳定的生活,使他可以利用手中的乐队进行音乐上的各种创新和实验,最终促使其风格渐渐成熟起来。代表作品如《第1交响曲》、《第4奏鸣曲》等。18世纪70年代,是海顿创作的中期阶段,他的活动较多地集中在歌剧中。其交响曲创作显示出受到“狂飙与突进运动”的明显影响,趋向更为深刻的人生体验与表达,不仅作品规模更大了,主题也更为大胆,气息更为宽广,音乐的展开更有紧迫感和戏剧性。
代表作品有《C小调钢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作品20之6)和《第31“号角”交响曲》、《第44“哀悼”交响曲》、《第45“告别”交响曲》、《第49“受难”交响曲》、《第52交响曲》等。18世纪80年代,在海顿创作的成熟时期,这一阶段的作曲技法运用精细,和声色彩新颖,配器手法突出对比,旋律主题鲜明,节奏变化生动,以交响曲、弦乐四重奏为代表的音乐体裁发展成熟,音乐中的古典范式在他手中得以确立,海顿因此成为古典主义盛期的代表作曲家,与此间活跃在维也纳的莫扎特风格形成古典时代的双璧。
代表作品有《第48奏鸣曲》、《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33之4)、6部《巴黎交响曲》及《第88交响曲》和《第92“牛津”交响曲》等。海顿的晚期迁居维也纳。在18世纪90年代,他总结了自己毕生创作的经验,以新的精神力量和创作活力,将启蒙思想运动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加以弘扬,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如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第52奏鸣曲》,室内乐有《“皇帝”四重奏》(作品76之3)和《弦乐四重奏》(作品77之1)等,交响曲如《第94“惊愕”交响曲》、《第100“军队”交响曲》、《第101“时钟”交响曲》、《降B大调第102交响曲》、《降E大调第102“鼓声”交响曲》、《D大调第104“伦敦”交响曲》等。
这些作品显示出海顿的晚期是一个集大成的晚期,作为一个成熟智者的形象得以确立,其音乐更揭示出一种通俗的雅趣与高贵的平易的风格归于辩证统一。在西方音乐史上,海顿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他对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的独特创造上。在多产的海顿手中,交响曲的创作不仅贯穿了他的一生,而且是最能反映他的创作思想和风格的一种体裁。
现在统计出的108部交响曲,让人们看到了海顿目睹、参与并直接推动了西方音乐风格从晚期巴罗克到古典盛期的巨大转变,看到了交响曲这一体裁是如何在海顿手中发展出古典范式。根据海顿的生平简历,其交响曲创作亦可分为几个阶段。这些作品大多数都有标题,但都是后人根据他写作的地点或其他原因假托定的。
其早期代表作有《第31“号角”交响曲》等,多为三乐章形式,篇幅也比较简短,最早的交响曲创作三个乐章加起来也只相当于18世纪90年代《“伦敦”交响曲》中的某一段或者最后乐章稍微长一点点。1762年的《第3交响曲》开始出现四个乐章的形式。1761年,艾斯特哈奇亲王提供给他的交响乐队极大地扩展了他的思想,第二个阶段的代表作有《第44“哀悼”交响曲》、《第45“告别”交响曲》、《第49“受难”交响曲》、《第52交响曲》等,以慢板乐章的表现最具代表性。
第三阶段,特别在1784年之后,他的目光放在交响曲创作方面,于是有了《“巴黎”交响曲》,他原有的幽默、愉快、明朗风格呈现,音乐不乏细致、流畅、光彩的个性呈示,如《第82“熊”交响曲》、《第83“母鸡”交响曲》。晚年时期的12首《“伦敦”交响曲》创作,体现了他交响曲创作的最高造诣,登上了时代的艺术最高点。
海顿以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的交响曲创作为起点,全面革新、发展、完善了古典交响曲成型的套曲形式,确立了维也纳古典乐派所遵循的深刻性内容与完美匀称的音乐形式相结合的器乐创作原则。在乐队方面,海顿第一个确立了古典交响乐队的双管编制和配器法原则。
他以第一小提琴陈述主题,木管乐器参与主题的陈述与展开,铜管乐器突出和声与节奏的效果等做法,奠定了近代交响乐队发展的基础。在实践中,海顿以自己的创作规范了成熟的四乐章交响曲套曲形式: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快板;第二乐章为抒情的行板(常见为复三部结构);第三乐章为民间舞曲风格的小步舞曲(常见为三部曲式);终曲乐章是活泼欢快舞曲类型风格快板,一般采用回旋曲或奏鸣曲式结构。
后来作曲家基本遵循这一原则进行交响曲的写作。在音乐表现上,海顿凭借交响曲这一体裁,注重与奥地利民间音乐的密切联系,同时汲取情感风格的表现因素,从而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即音乐语言清新明快、质朴自然、不事雕琢、耐人寻味。在海顿手中,交响曲这一体裁从草创进人成熟,海顿也因此贏得了“交响曲之父”的名声。
同样,海顿并没有发明弦乐四重奏,但他发展了这一体裁,并在弦乐四重奏中引人了“谈话原则”而成为垂范后人的榜样。弦乐四重奏因此形成了与交响乐相同的四乐章模式与原则,音乐展开的手法更加突出,主题有了更大的扩展,摆脱了通奏低音的织体形态,内含的张力也有所增加。
每件乐器都得到独立和充分的展示;运用对话原则组织音乐语言,把主题的叙述分置在各个声部,四个声部更加协调平衡,既有明晰的音乐呈示,又保持着丰富多变的声部运动;音乐不只强调第一小提琴的作用,大提琴开始有了独立的旋律。在海顿的时代,主调和声创作体制已代替复调体制成为音乐创作的主流,海顿的早期四重奏作品也大多使用主调手法。
但从后来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出,海顿又回归了复调创作体制,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在室内乐重奏作品中,每件乐器都独立担负着一个重要声部,如果使用主调和声手法,势必强调某个声部而使其他声部成为它的附庸,这并不符合室内乐的本性。海顿的弦乐四重奏创作,为复调音乐保留了最后一块领地,使其不致在主调和声体制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被湮灭,海顿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奠定了以弦乐四重奏为代表的室内乐重奏的基础,称其为“弦乐四重奏之父”是实至名归的。
最后,海顿的声乐创作一样充满生活情趣,其作品旋律朴素、和声明晰、结构匀称,音乐既明快、幽默、轻松,又不乏高 贵的气质。特别是他的宗教音乐创作,不仅完美地实现了清唱剧的世俗化,更在写法上吸收器乐音乐创作的经验,为18世纪后期出现的标题音乐提供了范例。
众所周知,海顿学习音乐基本上靠自学,但他是一个有耐心、有毅力的苦干者。他不是出色的独奏家,却是一个极佳的指挥。他的创作,既标志着主调音乐风格的各种技巧已经成熟,又见证了音乐风格从前古典至古典盛期的全部过程。作为古典乐派的奠基者,他是这一风格最重要的推进人之一。
海顿堪称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机智性幽默大师。他以机智而高贵的幽默感为核心,以丰满而新鲜的想象力为驱动,用音乐展现了他所认知和感受到的广阔世界图景和丰富人性内容。在启蒙运动思潮盛行的年代,海顿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拥抱并吸纳了来自民间底层的财富,并独具慧眼地开掘了主调音乐丰富织体变化的可能性。
音乐的喜剧感和谐谴性通过创作达到了令人惊异的艺术高度。海顿的音乐作品还具有某种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平衡。这种平衡建立在一种将作曲家主观意志与音乐材料的有机融合之中,通过单一主题衍展音乐,结构布局方面保持和声对位的平衡,从而形成海顿独有的音乐审美品质。
海顿的音乐中,充满了作曲家对生活的热爱、健康的情调、明晰的表达、纯净的感觉、高贵而深刻的情愫、无穷的幽默、无可挑剔的技艺,正是一种健康、天然、质朴和自我放松的创作心态和美学追求构成了他的艺术特征,完美地表现出了古典主义乐派的理想境界。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