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笔记/正文
诸葛亮在辅助刘备时,不仅表现出非凡的指挥才能,更重要的是他为刘备制定了“东联____,北拒____”“据荆州,取巴蜀,以成鼎足之势”的战略方针

 2022年09月03日  阅读 316  评论 0

摘要:问题:诸葛亮在辅助刘备时,不仅表现出非凡的指挥才能,更重要的是他为刘备制定了“东联____,北拒____”“据荆州,取巴蜀,以成鼎足之势”的战略方针。答案:孙吴 曹操。

本题问题:诸葛亮在辅助刘备时,不仅表现出非凡的指挥才能,更重要的是他为刘备制定了“东联____,北拒____”“据荆州,取巴蜀,以成鼎足之势”的战略方针。

本题选项:

A.曹操 孙吴

B.孙吴 曹操

正确答案:孙吴 曹操

题目来源:参见《古代军旅常识》(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诸葛亮在辅助刘备时,不仅表现出非凡的指挥才能,更重要的是他为刘备制定了“东联孙吴,北拒曹操”“据荆州,取巴蜀,以成鼎足之势”的战略方针。

建安十二年十一月,诸葛亮发表隆中对策,替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中,首要的目标就是夺取荆州,然后西进益州,东联孙吴,北拒曹操。

刘备长期驻屯荆州,“总揽英雄,思贤若渴”,有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文武相助,加之近水楼台,最有利于夺取荆州。但以兴复汉室为己任的刘备,从有大恩于己的同姓手中夺地盘,名不正言不顺,最为天下之忌,刘备需要等待时机。

1949年3月24日,解放军摧枯拉朽,胜利在望,毛主席等人从西柏坡至北平的途中,路过河北涿州时,感慨万千,对警卫员们说:“《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就是在涿州同关羽和张飞结拜成异姓兄弟的,刘备的野心大,但他志大才疏学识浅,好感情用事,在许多问题上用感情代替了政策。因为想报二弟关羽被东吴杀害之仇,置江山社稷于不顾,不听诸葛亮等谋臣的劝阻,负气出兵,结果被东吴打得大败而归,自己无颜再回成都见诸葛亮和文武百官,死在白帝城。”

毛主席顿了顿,接着说:“其实,刘备根本不用为了关羽一个人,把自己的一切都搭进去。兄弟的仇是要报,但起码现在报不是时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为什么要感情用事?”

除了“好感情用事”,刘备另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抓不到主要矛盾。

对这个问题,毛主席也是深有体会。

当年,皖南事变爆发后,在如何对待国民党的问题上,党内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当时,许多同志主张立即反击,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都不能再忍了!

毛主席听到这些后,陷入了沉思。后来,毛主席对大家说:“三国时期,荆州失守,蜀军进攻东吴,被东吴将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大败,其原因就在于刘备没有区分与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在谋略中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确定的战略方针是‘东联孙吴,北拒曹操’,曹刘是主要矛盾,孙刘是次要矛盾。孙刘的矛盾是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所以当孙权数次讨荆州时,诸葛亮总是一再推诿软磨,而不硬抗,直到最后才让出荆州的部分地方。刘备不了解这一点,派了根本不执行这一方针的关羽去驻守荆州,结果关羽丢了荆州又丢了命。

“其实,关羽死就是死了,刘备因为关羽的死,执意要打东吴,结果就毁掉了联吴这一大战略,也就是放弃了主要矛盾,结果东征大败,最后把自己都郁闷死了。

“同样,我们对待国民党反动派要区别对待,不能因为顽固的蒋介石一类人,而破坏掉了合作抗日的大局。像国民党的左派的这些人,还是要争取的,还是要团结他们,才能把国家弄好。”

毛主席的这番话,说服了大家,最终稳定住了抗日大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赏。

在毛主席看来,刘备因为“会用人”,聚拢了一大批文臣武将,为他打下了一片江山,但是又因为刘备自身的缺陷,陷入了一个困局,将大好的局面葬送掉了,实在可惜。

从这方面来说,刘备还算不上第一流人物,最终没有统一三国,也是他自身局限性的体现。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xuexi/biji/12804.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113
  • 评论0
  • 浏览8849167
排行榜
随机推荐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