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中国南方弹词系统中的____又称摸鱼歌,流行于广东地区。
本题选项:
A.平胡调
B.木鱼书
正确答案:木鱼书
推荐单位:广东学习平台
出题单位:广州市委宣传部
拓展阅读:
木鱼歌又称“摸鱼歌”或“沐浴歌”。是流行于岭南广府语系地区特别是东莞非客家区域的曲艺说书形式。旧时多由盲人表演,故又俗称“盲佬歌”。
木鱼歌简称木鱼,也叫摸鱼歌,是广东省的传统说唱艺术之一,属于弹词系统。
木鱼歌的具体形成年代不详。已知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在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五十年以上。
木鱼歌流行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江和南路一带。起源于明末,清代以后兴盛。早期木鱼歌都是随编随唱,后来才记录曲词,辗转传抄,或刻印传唱木鱼歌流行于晚明,到清代以后极为兴盛。
清人屈大均《广东新语》及罗天尺《五山志林》中都记载过当时演唱的盛况。
早期的木鱼歌都是随编随唱,凭记忆演唱,后来才记录曲词,辗转传抄,或者先编好曲词,刊印成书传唱。这种抄本或刻本,叫木鱼书,既可作演唱的脚本,也可供阅读。
木鱼歌的表演采用广东白话,表演形式为说唱相间,以唱为主。通常由一人自弹三弦伴奏,坐着演出。演出依演唱方式分为“雅唱”和“俗唱”(也称“读歌”)。其中,“雅唱”曲调委婉悠长,“俗唱”近乎韵诵。唱词格式为七字上下句体,下句押韵,通常四句一段,单数句末字用仄声,双数句末字用平声,通俗易懂,富有乡土气息。唱腔曲调为板腔体,抑扬顿挫,简朴流畅,既宜于叙事,也善于抒情。伴奏乐器多用三弦,也有使用秦琴的情形,伴奏方式为间歇式。
木鱼歌不仅是历史悠久的“弹词”类曲种的重要代表性品种,也是传统节目积累丰富的曲艺品种。节目长中短篇均有,题材内容多样,如表现神话、传说题材的《西游记》、《梁山伯与祝英台》,表现历史故事和英雄传奇的《三国》、《岳飞》、《杨家将》,据演义小说改编的《万花楼》、《钟无艳》、《仁贵征东》,从元明杂剧和民间故事改编的《白蛇雷峰塔》、《陈世美三官堂》,直接取材于社会生活的《三姑回门》、《金山婆自叹》等。近代以来,新编演的节目则有《金山客自叹》、《华工诉恨》、《国事诉根由》、《金山信》、《过埠歌》等。
2011年5月23日,广东省东莞市申报的“木鱼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