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____基本上是唯一的列车动力源,在全世界铁路上广泛使用。
本题选项:
A.蒸汽机车
B.电力机车
正确答案:A.蒸汽机车
题目来源:《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版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蒸汽机车基本上是唯一的列车动力源,在全世界铁路上广泛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电力机车才诞生,但直到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才有了超大规模的发展,并且成为现代火车的主力军。
电力机车拥有很多优点,综合性能比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强得多,不仅广泛用于干线铁路的运营,而且服务于几乎所有的城市轨道交通中。
现今,世界国家大多展开了电气化铁路的建设,普及了电力机车的运用,并大力发展更先进的电力机车。
纵观火车的发展历史,大致如下:
1810年,火车先驱乔治.斯蒂芬孙他开始制造蒸汽机车。
1817年,当斯蒂芬孙决定他主持修建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线上完全用蒸汽机车承担运输一条完全靠蒸汽机运输的铁路线,从此火车开始奔腾在人类的历史舞台。
1814年,一个名叫德里维斯克的英国矿山技师,首先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这种车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火车”,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879年,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研制了第一台电力机车,重约954公斤,只在一次柏林贸易展览会上做了一次表演。
1890年,英国伦敦首先用电力机车在5.6公里长的一段地下铁道上牵引车辆,这是世界上第一辆电力机车。
1903年10月27日,西门子与通用电气公司研制的第一台实用电力机车投入使用。
1924年,德、美、法等国成功研制了柴油内燃机车,并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使用。
1925年,美国将一台220 kW电传动内燃机车投入运用,从事调车作业。
1941年,瑞士研制成功新型的燃油汽轮机车,以柴油为燃料。且结构简单、震动小、运行性能好,因而,在工业国家普遍采用。
1958年9月9日,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是“巨龙”号于北京长辛店机车车辆厂研制成功,自重60吨,机车牵引力为600马力,最高时速是85公里,机车的3万多配件全部是中国制造。
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首先提出了高速铁路的设想,并最早开始试验工作。
1964年10月1日、东京奥运会前夕,连结东京与新大阪之间的东海道新干线正式运营,列车最高速度210km/h,从此开启了告诉铁路的时代。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高速列车的研究初期以国外引进为主、自主研发为辅。中国最初引进的高速列车为日本和德国,以“吸收,消化,再生产”的理念,通过日本、德国的技术支持,进行学习再创造。
2003年1月,中国第一辆磁悬浮列车在上海开始运行。
2015年10月,中国首条国产磁悬浮线路长沙磁浮线成功试跑。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