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山东临沂有着美丽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____的不朽作品。
本题选项: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黄庭坚
正确答案:A.王羲之
题目来源:山东学习平台
出题单位:山东科技报社
拓展阅读:
山东临沂有着美丽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王羲之的不朽作品。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王羲之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
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
王羲之善于书法,兼擅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洗砚池又名“砚池”、“墨池”、“鹅池”、“泽笔池”,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砚池街20号,王羲之故居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代以王羲之为代表的琅琊王氏族人曾在此“临池学书”致使“池水尽黑”。
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王羲之生于琅琊临沂,并在此度过他的幼年时期。相传王羲之幼年刻苦练字后,经常到池中洗刷砚台,长时间后以至于池水呈墨色,于是人们名曰“洗砚池”,古代文人也称之为“墨池”。
元代诗人画家王冕曾作诗道:“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