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春季是野生蘑菇生长的旺季,也是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的高发期。图片中的菌菇俗称“白毒伞”,又名致命鹅膏菌。此菌大量生长于春季温暖多雨的三、四月,五至七月也有少量出现。误食此菌会导致急性____损害甚至死亡。
本题选项:
A.肾
B.肝
正确答案:肝
题目来源:参见《现代食用菌生产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官网
拓展阅读:
图片中的菌菇俗称“白毒伞”,又名致命鹅膏菌。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至近白色,较密。菌柄近圆柱形或略向上收细,白至近白色,基部膨大,近球形。此菌大量生长于春季温暖多雨的三、四月,五至七月也有少量出现。误食此菌会导致急性肝损害甚至死亡。
白毒鹅膏菌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菌盖初期卵圆形,开伞後近平展,直径7-12cm,表面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离生,梢密,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长9-12cm,粗2-2.5cm,基部膨大呈球形,内部实心或松软,菌托肥厚近苞状或浅杯状,菌环生柄之上部。 夏秋季分散生长在林地上。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
致命白毒伞学名为致命鹅膏,剧毒,50克(一两)所含毒素的量足以毒死一个50公斤的成年人。
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可引起严重肝损伤,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死亡率高达95%以上。
自2000年被发现至今,在我国至少制造了30余起惨案,导致100余人中毒,超过60人死亡,是名副其实的“蘑界”头号毒王。
白毒鹅膏菌分布于中国河北、吉林、辽宁沈阳、江苏、福建、安徽、陜西、甘肃、湖北、湖南、山西、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此蘑菇极毒。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在鹅膏菌中毒事件中,主要起作用的是鹅膏毒肽(amatoxins)。鹅膏菌毒素毒理作用机制,现在已经有了比较定性的结论,鹅膏毒肽主要抑制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活性。
这两大类毒素中毒以潜伏期长为特点,毒素毒性强而且稳定。主要对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极为严重。患者多以肝功能衰竭致死。死亡率高达90%,甚至100%。
其发病过程一般可分为6个时期:
①潜伏期可长达6-24(48)小时;
②胃肠炎期,即有胃肠症状表现;
③胃肠炎症状过后似恢复正常,为假愈期;
④在假愈期实为毒素破坏内脏器官开始为内脏损坏期;
⑤进入精神症状期后,往往会出现肝昏迷引起死亡。轻者可进入恢复期,一般10-20天后恢复正常。若及时判定为含此类毒素的菌中毒,应对患者尽快做好以保肝解毒为主的抢救治疗措施。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