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这种说法是____的。
本题选项: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来源:暂无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鸡油菌、褶孔牛肝菌和大红菌等无毒可食用菌颜色鲜艳;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等剧毒蘑菇,其颜色则为灰色或白色。
野生食用蘑菇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味佳肴,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食用佳品。现代研究证明,食用蘑菇含高蛋白、低脂肪、多营养,对保持人体健康和提高人体免疫力都很有帮助,但野生蘑菇有毒的和无毒的难以辨认,野蘑菇中有毒者达100多种,这其中又有近10种含剧毒。
这些毒蘑菇的外观与无毒蘑菇相似,在野外杂生情况下极易混认,有的毒蘑菇毒性虽小,但进食过多仍可发生严重中毒。
中毒后的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抽搐、痉挛、昏迷,甚至出现幻觉、溶血症状和肝脏损伤等严重症状,死亡率很高。
对毒蘑菇鉴别可参照“三不”:
不采摘:不要因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不食用:在正规市场购买的可食用的蘑菇,食用前应做熟煮透后再吃。
不轻信: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
一、看颜色
看菌盖:凡菌盖上有“表皮脱落”(菌褶)的蘑菇有毒。菌柄上有菌环的蘑菇有毒,无菌环的蘑菇无毒。
看颜色:如果蘑菇颜色过于鲜艳,最好不要购买。
看形状:没有食用过的蘑菇不要购买,因为没有食用过的蘑菇可能有毒。
一般有菌的地方生长着植物,有时还有昆虫等动物,可能会被一些植物或者昆虫类动物误食。有毒蘑菇的菌盖一般比较大,而且伞面平滑,菌柄较细,易脱落。没有毒性的毒蘑菇一般颜色比较单一,常见白色、黄色、褐色。
二、闻气味
蘑菇的味道与其是否有毒没有直接关系,但有毒蘑菇会有辛辣、酸涩、恶腥等气味,或有“吃了马上口吐白沫”等表现。
此外,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中毒症状严重且能持久。毒蘑菇中毒潜伏期为数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有的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也有少数病例以精神异常、多汗、流涎、“红斑”“细胞散在性出血”以及视力障碍、听觉障碍等精神或神经系统症状为主。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甚至高热达40℃以上。有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可在1至2天内死亡。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
三、看形状
有菌环和菌托,生长在土壤上的无毒,生长在大树或松树下的有毒。有的蘑菇一看就是有毒的,如“毒鹅膏”、“毒红菇”等。这类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观相似,一般很难鉴别。毒蘑菇外观可分为菌盖、菌环、菌柄三部分,其中菌盖又分为革质、伞状三种类型,菌环一般在菌盖中央形成,蘑菇柄上有菌托,长得很像菇类,但并不是菇类。鉴别这些有毒蘑菇很简单,如果形态发生改变则绝对不要采摘食用。
四、看生长环境
野生蘑菇种类繁多,生长环境各异,无毒和有毒蘑菇往往同处生长,不易区分。鉴别毒蘑菇是否有毒,除了从外观来观察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在购买蘑菇时,最好选择那些有销售野生蘑菇的店铺或市场。
2.食用野生蘑菇时最好不要凉拌吃,也不要烤着吃或炒着吃。因为有些毒蘑菇和可食的蘑菇类似,加热时却会分解,所以即使是煮熟的野生菌也可能有毒。
3.食用野生蘑菇时最好不要生食,要炒熟煮透后再吃,以避免中毒。
4.外出旅行时要留意当地是否有人误食了野生菌,尽量避免在野外食用野生菌。
5.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