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问题:至今发现的,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铜鼓类型是____铜鼓。
本题选项:
A.石寨山型
B.万家坝型
C.冷水冲型
正确答案:万家坝型
题目来源:《壮族三月三》(漓江出版社2018年版)
出题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题目归属:2021年04月14日 - “壮族三月三”专项答题
拓展阅读:
1993年在广西田东县出土了两面战国时期的万家坝型铜鼓,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铜鼓类型。
万家坝型铜鼓,是1975年首次在云南省楚雄县万家坝出土的铜鼓,1980年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以“万家坝”之地名定为“万家坝型铜鼓”,万家坝型铜鼓是世界上唯一在云南省楚雄县万家坝出土的最早期的铜鼓。
徐闻出土了两面春秋时期的万家坝型铜鼓,实属稀罕和珍贵,对于研究徐闻乃至雷州半岛古代文化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万家坝型铜鼓的鼓面径38.5厘米,鼓腹直径50厘米、通高30.7厘米,足径52.3厘米,鼓面小,鼓沿内敛,平缓过渡至鼓肩,鼓胸圆而特突,鼓腰急束内收,鼓足外扩。鼓面中心太阳纹绕有不规则的16条线芒,一晕圈绕着勾连回形云纹。鼓胸腰之间对称各有两只小扁耳,胸腰饰直条纹。鼓身有6组网纹,足部环饰水波纹,鼓足有短竖线即栉纹,并绕有一圈勾连回形云纹,纹饰古朴粗拙,造型独特。徐闻县迈熟村出土的万家坝型铜鼓是目前雷州半岛出土时代最早的铜鼓,铜鼓上的太阳纹、云雷纹反映着雷州先民对自然雷神、太阳神的崇拜,网纹记录下他们的渔猎生活。
000年7月间,在徐闻县大黄乡社朗仔村古墓出土一面春秋时期万家坝型小铜鼓,据《徐闻县文物志》资料记述:鼓高18.5厘米、鼓面径27厘米、鼓胸径35厘米、鼓腰径28厘米、鼓足径37厘米、鼓腰对称饰4扁耳,鼓腰鼓胸饰条纹,鼓腰扁耳上端饰一只小蛙,鼓面中心饰太阳纹10芒,鼓面无晕饰有6点纹。用碳12测定墓中器物,属春秋战国时期。
徐闻县出土有万家坝型铜鼓,全国著名铜鼓专家、广西博物馆馆长蒋廷瑜先生闻知十分惊喜,于2007年6月前来徐闻、雷州考古调研。之后,蒋廷瑜、彭书琳在撰写《徐闻发现万家坝型铜鼓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徐闻社朗仔鼓和迈熟村鼓,从其形制和纹饰来看,与云南楚雄万家坝M1:12号鼓、广南沙果村1号鼓,广西田东南哈坡鼓、大岭坡鼓,越南淞林鼓、老街11号鼓、永绥鼓接近。”并说:“万家坝型铜鼓是最原始的铜鼓。万家坝型铜鼓在云南礼舍江流域发源,是濮人最早制造和使用的。”论证徐闻于春秋时期曾聚居有古越族濮人,印证了徐闻与云南楚雄的历史文化交流及濮人部族的亲缘纽带。
万家坝铜鼓比晋宁石寨山等地出土的铜鼓型制更为原始,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古老的铜鼓,楚雄州的牟定、禄丰等县,都出土过万家坝型的铜鼓。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