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壁虎通常会有断尾的行为,通常这样做的原因是?
A.自卫
B.自身疾病
C.互相打斗所致
D.无法选择
正确答案:自卫
答案解析:壁虎的断尾是一种自卫的行为,通常当它受到外力牵引或者遇到敌害时,尾部的肌肉就会收缩使尾部断落,由于断落的尾部还有神经,所以会持续活动一段时间。
壁虎在正常生活时不会断尾,但如果遇到危险就会断尾,是一种自卫,一种应对危险的本能反映。当它受到外力牵引或者遇到敌害时,尾部肌肉就强烈地收缩,能使尾部断落。掉下来的一段,由于里面还有神经, 尚能跳动一些时候。这种现象,在动物学上叫做“自切”。因为壁虎尾部有壁虎的尾椎骨中有一个光滑的关节面,把前后半个尾椎骨连接起来,这个地方的肌肉、皮肤、鳞片都比较薄而松懈,所以在尾巴受到攻击时就可以剧烈地摆动身体,并通过尾部肌肉强有力的收缩,造成尾椎骨在关节面处发生断裂,并且尾部有强烈的氨基酸液体 一但碰到粘液就会迅速断尾。
壁虎尾部还有种叫基拉素的液体药物,天生就有的。所以壁虎的尾巴被什么东西夹住了就会自行颠倒,导致断尾,从而达到保命的作用。至于长出新尾是因为尾素融化溶解,大概2-3个月时间就会长出更长的新尾巴。
在自然界,壁虎断尾求生,海参抛出内胆保命,火蜥蜴截断四肢再长新肢都是为了求生而作出的痛苦而明智的决定。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