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土家族织锦技艺历史悠久,在民间称?
本题选项:
A.“织花”
B.“打花”
正确答案:“打花”
题目来源: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3年05月08日 - 答案
答案解析: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历史悠久,自成形以来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织锦技艺体系的基本特征。土家锦用绵线织成,俗称“打花”,主要有打花铺盖(土家语西兰卡普)和花带两大品种。
土家锦是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毗邻地区土家族生产的传统手工织锦,当地称“打花”。因主要用作铺盖(被面)亦常称为“土花(打花)铺盖”,土家语称“西兰卡普”。传统土家锦以棉线为经,各色棉、毛、丝等纤维为纬,斜型腰机,通经断纬手工挑织,彩纬满铺显花。纹饰大多采用各种花鸟虫草走兽和生活用具,经抽象概括为象征性和几何形图案,配色浓烈鲜艳,有粗犷、朴质、敦厚、绚丽的民族风格。
土家锦源于古代当地的“溪布”、“峝布”、“斑布”,文献多有记载,宋朱辅《溪蛮丛笑》:“绩五色线为之,文彩斑斓可观,俗用为被或衣裙,或作峝巾,故又称巾。”乾隆《永顺府志》:“斑布即土锦,土人以一手织纬,一手用细牛角挑花,遂成五色。”土家锦过去均为民间自织自用,后来有了专业工厂生产,创新发展了多种旅游纪念品和日用、装饰织品。
土家锦技艺主要分布于永顺、龙山、保靖、古丈四县的土家族聚居区。
土家锦主要有打花铺盖(土家语西兰卡普)和花带两大品种。其中西兰卡普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它采用“通经断纬”的挖花技术,分为“对斜”平纹素色系列和“上下斜”斜纹彩色系列两大流派。西兰卡普使用古老的纯木质腰式斜织机织造,其技艺流程主要由纺捻线、染色、倒线、牵线、装筘、滚线、捡综、翻篙、捡花、捆杆上机、织布、挑织等12道工序组成,另以“反织法”挑织成图案花纹。花带是土家锦中普及面更广的品种,它采用“通经通纬”的古老“经花”手法,几乎不需专用工具即可在织造者两膝间完成。
土家锦的主要原料是丝线、棉线和毛绒线。织造方法沿用古代斜织机的腰机式织法,把经线全拴在腰上,以观背面,织出正面。这必须对样式花纹及色彩勾勒有纯熟的记忆才能织好。织出来的产品美观整齐,结实耐用,光泽永存。图案有“四十八勾、岩墙花,“单八勾”、“双八勾”,人物,花草等。画面多姿多彩,用色常借鉴艳丽的鲜花、鸳鸯的羽毛、天空的晚霞和雨后彩虹,色彩秀丽,自然生动;也有的受宗教绘画的影响,具有素雅、古朴、沉着的特点。在纹样组织结构上,多以菱形结构、斜线条为主体,讲究几何对称,反复连续,共有上百种传统纹样。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