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蚂蚁新村/正文
“什不闲”是哪种传统技艺

 2025年11月06日  阅读 8  评论 0

摘要: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问题:猜一猜:“什不闲”是哪种传统技艺?答案:曲艺表演。

今日问题:猜一猜:“什不闲”是哪种传统技艺?

本题选项:

A.曲艺表演

B.面食加工

正确答案:曲艺表演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新村小课堂 - 2025年11月06日 - 答案

猜一猜:“什不闲”是哪种传统技艺

答案解析:“什不闲”又称“十不闲”,是一种传统曲艺表演形式,在明末清初流传相当普遍。因为表演时器乐架上的鼓、镲、铙等均由艺人操纵,演奏起来手脚齐动全不得闲,故而得名。

什不闲是中国传统曲艺形式,起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京津冀地区。其表演以单人操作固定乐器架上的锣、鼓、钹等打击乐器为主,通过手脚联动实现乐器合奏并同步演唱。该曲种在清代达到鼎盛,曾被引入宫廷表演,民国后逐渐衰落,但仍在北京房山、河北涿州等地保持活态传承。

表演形式上融合了莲花落元素,常由2-3人分饰旦丑角色,以插科打诨和滑稽表演为特色。代表曲调《四喜》《八掌》采用四句式结构,既用于开场演唱,也为拉洋片等市井艺术伴奏。

涿州三城村通过与莲花落融合形成戏曲型十不闲,至今仍定期展演《借女吊孝》等传统剧目。

什不闲儿(又称十不闲儿、天平、诗赋弦)是中国传统曲艺形式,由莲花落发展而来,以锣、鼓、铙等打击乐器伴奏,流行于明末清初。其名称源于表演时艺人需同时操纵架上的鼓、镲、铙等乐器,手脚并用不得停歇。演出使用“什不闲架子”,挂有鞭、门锣等道具,角色常扮戏曲人物,动作仿戏曲程式,代表剧目包括《锯大缸》《王小二赶脚》等。

清康熙年间已有文献记载,嘉庆时期与莲花落融合为“什不闲·莲花落”,成为兼具说唱与表演的综合性曲种。清末因艺人抓髻赵等活跃而盛行,曾入宫廷演出,被慈禧称为“太平歌词”。

20世纪40年代后,因社会动荡及表演形式简化,专职艺人减少,曲艺形式的什不闲莲花落逐渐消亡。现存的什不闲演出多依附于民间花会表演,作为“走唱”形式延续,已非独立曲艺曲种。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mayi/xincun/28020.html

标签: 蚂蚁新村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8018
  • 评论0
  • 浏览11342299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