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猜一猜,以下哪种禽类在大自然界实行一夫一妻制?
本题选项:
A.蜂鸟
B.赤麻鸭
正确答案:赤麻鸭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答题路径:支付宝APP - 【答答星球】小程序
答案解析:研究表明,赤麻鸭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同时,白色的头又有着白头偕老的美意。蜂鸟婚配为一夫多妻制。雄乌仅在繁殖期与雌鸟互动。雄鸟不提供亲代抚育。一般由雌鸟单独构巢、孵卵和抚育后代。
橙栗色的身体,白黑相间的羽毛,成群赤麻鸭在洞庭湖岸边或站或卧,时不时悠闲地整理羽毛,有的更一头冲进水中,高兴起来还发出响亮的鸣叫声。
和普通鸭子比起来,赤麻鸭体型较大,身材“健美”。它们不挑食,在水中,赤麻鸭喜欢吃一些水里的鱼类、昆虫,甚至是青蛙;在陆地,它们可以吃植物种子或陆地上的昆虫。
赤麻鸭还有一个觅食技能:可以一边飞一边寻找食物。这既考验视力,又考验体力,但整个过程赤麻鸭都显得特别轻松,毫不费力。
在我国民间传说中,鸳鸯是一夫一妻制的忠贞典范,也是至死不渝的爱情象征。据说一旦配对,终生相伴,双宿双飞,“愿作鸳鸯不羡仙”。
其实,古人诗文中的“鸳鸯”,可能指的是赤麻鸭。南宋《尔雅翼》中对鸳鸯的描述是:“其大如鹜,其质杏黄色,头戴白长毛,垂之至尾,尾与翅皆黑。”白头、杏黄色、尾巴和翅膀有黑色,都是赤麻鸭的典型特征。
现在我们熟悉的鸳鸯,在古代叫做鸂鶒。那鸳鸯这个名字为何会被鸂鶒抢走了?
因为古人看到鸂鶒成双成对,认为它们跟鸳鸯是类似的鸟,再加上繁殖期的雄鸂鶒身上有许多紫色羽毛,鸂鶒也被称为“紫鸳鸯”。宋朝以后,鸂鶒的人气迅速提升,“紫鸳鸯”中的紫渐渐被人省去,鸂鶒被直接称为了鸳鸯。到了明清时期,真正的鸳鸯“赤麻鸭”逐渐被人忘却,鸂鶒拥有了鸳鸯这个名字。
现代动物学研究早就证明,鸳鸯并非是一生一世只爱一个的痴情鸟,也不是传统的“一夫一妻”制鸟类。雄鸟在繁殖期间会向多只雌鸟求偶,也会出现多只雄鸟向同一只雌鸟求偶的现象。
但赤麻鸭却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除了群体性聚集外,多数时候看到的景象是: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地里觅食的,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
赤麻鸭对伴侣忠贞不渝,一只死亡另一只必然寻死殉情,即便是坚强活下来的赤麻鸭也终身不娶不嫁。这爱情“忠贞”的标签,是该贴在赤麻鸭身上。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