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成语“怒发冲冠”最早源自谁的故事?
本题选项:
A.蔺相如
B.岳飞
正确答案:蔺相如
出题单位:答答星球
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 - 2023年11月01日 - 答案
答案解析:成语“怒发冲冠”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描写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蔺相如携带和氏璧赴秦国谈判,遭遇秦王背信弃义的愤怒之情。后来人们便用“怒发冲冠”形容极其愤怒。
怒发冲冠(拼音:nù fà chōng guān)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庄子等《庄子·盗跖》。
“怒发冲冠”的原义是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补语。
“和氏璧”因蔺相如怒发冲冠而完整地回到了赵国。人的精神状态对于人的形体有很大的控制支配作用。头发竖起来,在平常状态下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而当一个人极度愤怒的时候,却可能发生。如此的情形还有很多。
三国时期嵇康的《养生论》讲到:一个人服药想要发汗,有时候都做不到,但是惭愧之心一起,则不免大汗淋漓;一早上没吃饭就会觉得很饿,但曾子在母亲去世之后,因为极度的悲哀,曾经7天不吃饭也没觉得饥饿。这些事例使人们明白,要使身体安泰,就应该保持精神的清静虚无,尽量避免被外物所激荡。愤怒如同心中燃烧的一把火,如果放任它越烧越烈,最终必将焚毁自己,人在极端愤怒下不要轻易做决定。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08:00-18: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000000@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