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笔记/正文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魏巍的长篇通讯____。周恩来赞扬这篇文章“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

 2023年02月28日  阅读 271  评论 0

摘要:问题: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魏巍的长篇通讯____。周恩来赞扬这篇文章“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答案:《谁是最可爱的人》。

本题问题: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魏巍的长篇通讯____。周恩来赞扬这篇文章“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

本题选项:

A.《谁是最可爱的人》

B.《黎明的河边》

正确答案:《谁是最可爱的人》

题目来源:参见《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出题单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拓展阅读: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魏巍的长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周恩来赞扬这篇文章“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从此之后,志愿军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后此篇文章从初中语文教材删去。

自2021年上学期,部编版新教材在七年级下册课本(为第7课)又重新编入《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略有改动。

本文是建国初期一篇影响很大,传诵广泛的优秀通讯。写的是1950-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由于领土争端,爆发了朝鲜战争。9月中旬美帝国主义纠集联合国部队,直扑我鸭绿江边。10月25日我国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作者那时刚刚调到总政,上级派了一个小组去朝鲜了解美军战俘的思想情况,以便开展对敌政治斗争。在战俘营,魏巍接触了许多美军官兵。他说,这些美国兵多数表现出极大的厌战情绪,不少人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他们打了德国打日本,本想歇歇了,可又跑来打朝鲜,挺不情愿。但也有很反动的。但不管立场如何,却都令他们感到遇到了世界上最难对付、最不怕死的军队。我们的志愿军就是凭着一颗赤诚的爱国心,凭着勇敢,不要命地与武器装备、军事实力、综合国力远远高于我们的侵略者干了起来,是他们的鲜血把猖狂一时的铁老虎打成了纸老虎。

完成调查任务后,给总政写了一个详尽的调查报告,本可以回国了,但魏巍没有回,而是上了前线。

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3个月。他亲眼看见了战士们杀敌的无畏;亲身感受了敌人巨炮的轰鸣,我们多少战士被这百倍于惊雷的爆炸声震聋。他踏过被炮弹深翻过的阵地,他手握过鲜血浸透的泥土。前线这3个月,他终生难忘。

从朝鲜回来是1951年的2月了,此时已调任《解放军文艺》副主编。前方将士那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强烈地震撼着他,他急切地想让祖国人民了解自己的儿女,是怎样的英勇,是怎样的顽强。我们眼前这平平常常的一切,都是他们鲜血的代价,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在朝鲜战场上激动的情况下从心里跳出来的。

在朝鲜时,他曾写了一篇《自豪吧,祖国》的通讯,里边写了20多个他认为最生动的例子。带回来给同志看了看,感到不好,就没有拿出去发表。因为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以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就只选择了几个例子,在写完后又删掉了两个,最后只选取了这三个事例来写。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魏巍采写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产生热烈反响。这部作品很快在朝鲜前线传开,战士们赶着将文章印发出来,即便是穿越敌人火线,也要送到最前线的战友手中。在第二次全国文代会上,周恩来总理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鼓励大家写出工农兵中的优秀人物形象,肯定魏巍为子弟兵取了“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

后来,《谁是最可爱的人》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人们深情地把入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称为“最可爱的人”。时至今日,看到那些奋战在抗洪、抗震、抗疫一线,在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前沿的子弟兵身影时,人们仍然会情不自禁地用“最可爱的人”来称呼他们。

《谁是最可爱的人》道出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让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更重要的是,此战打出了中国人民自立于世界东方的信心与自豪。正是在那样一个历史时刻,《谁是最可爱的人》道出了人们向往和平、保家卫国的共同心声,点燃了人们自强不息、渴望复兴的如火激情——可以说,《谁是最可爱的人》与时代同声,与人民共情,其生命力盖源于此。

文章开一时风气之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几十万志愿军将士义无反顾、赴汤蹈火,用生命为新中国的发展铺平道路。他们英勇顽强、无私奉献,心甘情愿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和平,换来人民的幸福。《谁是最可爱的人》树立了子弟兵的光辉形象,树立了敬仰英雄、崇拜英雄、学习英雄的社会新风尚。

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之前,魏巍曾经就朝鲜战场采访的素材写过一篇通讯,篇幅较长,包含了20多个事例。但他和《解放军文艺》的同事都觉得内容分散,力道不足,就没拿去发表。之后他精挑细选、反复推敲,着重打磨3个最动人的故事:朝鲜战场上最壮烈的松骨峰战斗;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时,青年战士马玉祥冲进火海,救出被困的朝鲜儿童;战士在防空洞里就雪吃炒面。面对采访,战士们的回答朴实无华,深深打动着魏巍的心。

在饱满而强烈的情感驱动下,《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气呵成。文字平白晓畅,无一字拗口;义理鲜明雄辩,无一处存疑;气韵奔放厚重,无一段衰减。律动的叙事和英雄的境界相互映衬、浑然天成,写出了志愿军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为了身后的祖国和人民,坚决击退敌人的大无畏精神,写出了他们面对危险,义无反顾抢救生命的超越国界的大爱,写出了战士们在面对艰苦条件和死亡威胁时,之所以能如此从容与坚定,其力量来自如磐的信仰,来自使命担当。

就这样,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版权声明:本文为 “鸭先知”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awrui.net/xuexi/biji/18399.html

标签:

发表评论:

鸭先知博客

鸭先知博客是一个记录日常学习的博客网站,然后把每天的学习内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 文章27177
  • 评论0
  • 浏览9007976
排行榜
随机推荐
  • 友情链接: